西川省北部的一個小鎮“仙居鄉”,坐落在群山之中,只有一條公路和小河通往外面的世界,蜿蜒清澈的河水亙古不停的流動,順便還滋養著兩岸淳樸的普羅大眾。
小鎮往北走幾里有個道觀,不大,兩進院子,雖不恢宏,卻有一個響亮霸氣的名字,“玉皇觀”。
“九叔,你也太仁義了,我難得到你這里來,你就讓我吃水煮青菜,還連油都沒有,吃這么差我不說,為什么你卻啃鹵雞,關鍵這鹵雞還是我買來的,不待你這么欺負人的。”
說話的是個十六七歲的小胖子,端著一大碗米飯,筷子夾著一根青菜,正滿臉悲憤向對面的一個和他差不多大小,卻穿著有些古怪道袍的小道士表達著不滿。
“叫,你叫毛啊!把你的豬頭轉一邊說,口水全噴到菜里去了,等一下道爺還要喝湯的。”
小胖子名叫李錦峰,和他說話的是他沒出五服的長輩李射。
兩人年紀差不多大小,李錦峰十七,李射十八。兩人光屁股一起長大,偷瓜摸蝦的事沒少做,關系是非同一般的瓷實,俗話說:少年叔伯如弟兄,所以兩人說話倒是葷素不忌的。
仙居鄉不大,人口只有一萬四五,李姓占了差不多一成,是仙居鄉的第一大姓,而且在此已經繁衍生息幾百年,勢力在縣,市盤根錯節,不容小覷,這“玉皇觀”以前就是李家的家廟,其家族的底蘊可見一斑。
李家雖然勢大,卻會經營名聲,沒有那些狗屁倒灶的什么強搶民女啊!欺行霸市啊什么的,奉行的是禮儀傳家,孝道至上,所以家族文風甚盛,幾百年來人才輩出,慢慢就成了西川首屈一指的大族。
李射的父母八年前在車禍中雙雙罹難,由于李父是長房嫡孫,在家族收益中有一定的份子,李射以后要是不太敗家的話倒是衣食無憂。
本來族里安排到他二伯家居住,誰知李射卻死活不同意,非要到“玉皇觀”去投奔族祖李三爺,氣的他二伯罵他,“沒良心的小混蛋。”
倒不是二伯對他不好,相反是太好了,二伯沒兒子,只有一個女兒,所以從小就眼饞李射,巴不得李射的父母再生一個兒子,他好把李射搶到自己家里養。
到現在李射的堂妹都不待見他這個奪了她大半父愛的哥哥,對李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事事爭鋒相對,兩人小時候沒少打架,李射可沒有讓他妹妹的習慣,妹妹掐他一下李射就肯定用拳頭還擊,經常兩兄妹打的哭爹喊娘的,把家里搞得烏煙瘴氣,李射的父母在外面經營家族生意,管不到,二伯由于早年身體受傷就在家養病,順便看著兩個孩子,一天天看著兩孩子掐架他不管,有時候還要煽風點火的,在旁邊給快輸了的孩子加油助威,也算是個奇葩,直到李射到了“玉皇觀”見面少了,兄妹倆才沒了沖突,還有可能是兩人都長大懂事了。
而李射的嬸嬸是鄉里中心學校的老師,對李射看管的緊,緊箍咒經常巴拉巴拉的念,李射一看到她就像遇到天敵,任他七十二變,落在嬸娘手里也只有徒呼奈何。
李射天生性格跳脫,要是真讓他去了二伯家,那以后的日子就暗無天日,生無可戀了。
李三爺在家族的威信很高,精通內家拳,但無人知道其師承何處,以前沒解放的時候在本地的三河七場鼎鼎有名,還有一手好的醫術,幾十年來活人無數,方圓幾十里見了面誰不恭恭敬敬的叫一聲,“李三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