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差點就意氣用事,率領大軍與楚楓決一死戰了。
其實無論歷史或演義上,他也絕非足智而近妖之人,甚至屢屢做出蠢事。比如屠城;比如在宛城侮辱張繡的嬸娘,引得北地槍王悲憤發難,導致長子曹昂戰死、猛將典韋殞命
可惜他麾下總能招攬賢才良將,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
譬如宛城之戰,曹昂與典韋付出性命,讓他得以逃生。于禁率軍力戰張繡,扭轉戰局;譬如被呂布大破后方根據地,卻也有程昱等人能守住三處;譬如官渡之戰,能得許攸投降獻策奇襲烏巢
就在曹操決議和楚楓決一死戰時,荀彧卻獻策避其鋒芒,南下豫州,并表明其中利害關系。
“豫州刺史孔伷只擅清談,噓枯吹生,不識兵略。此番孫堅與劉表正在交戰,自顧不暇,正是襲取豫州的大好時機。”
“我等一退,楚云龍便將陷入兩難倘若引兵占據兗州,則兵力分散。北方劉備被阻絕于幽州,定會趁機突破封鎖,殺向冀州。以免偏居一隅而死,待得楚云龍掌控大局后再轉頭攻打他。”
“且青州黃巾軍氣數已盡,孔融有徐州牧陶謙相助,定能反敗為勝。屆時楚云龍駐守冀州與兗州的兵馬,便將落入三面受敵之境遇。”
“而倘若楚云龍不愿引兵南下兗州,那我軍危機就不戰而解。再者陶謙、孔融、劉備等人皆畏楚如虎,必然聯盟與之會戰,此為驅虎吞狼之策。”
“此后借豫州之雄厚財力,以及我荀氏在潁川的名門之望,我軍必然發展迅速。反之那楚云龍雖氣勢熾盛,卻已陷入合圍鏖戰,難以覓得壯大之機,何愁不可破敵”
荀彧一口氣說完這些話,便讓曹操豁然開朗,如撥云見日,對其深表贊嘆與感激。
曹操聽取他的策謀,安排大軍迅速而有序地撤往豫州。以十路縱隊為一部,縮短部隊的前后距離,并用復陣加強護衛,防止楚軍襲擊,沿險要關塞一路南下。
更毒的是,歷史上曾讓將士吃人肉的程昱,直接率兵引無數百姓阻絕道路斷后。
人山人海。
冀州、青州、兗州接壤之邊境,軍帳之中。
“好一手以退為進的陽謀,恐怕不是曹賊的決策吧”楚楓早就預料到了這一手,得知曹軍動向也只是一笑置之。
終結亂世的一代梟雄,豈是易于之輩
反正眼下的局勢,他和曹操都能接受,這就足夠了。
“潁川名門荀氏之后,荀彧。”陳宮輕嘆一聲,既有贊嘆也有遺憾,“此人以王佐之才聞名,我曾有所耳聞。如今看來,曹操能夠在短時間里大破青州黃巾軍,也是他在背后出謀劃策。”
楚楓心有感慨,心說剛正面還好,和這些青史留名的謀士爭鋒著實有些傷腦筋。
要不是現在的諸葛亮只有9歲,楚楓真想獨身去劉表的地盤把他請來了
等曹操入主豫州,情況似乎還會更加麻煩。
潁川多名仕,戲志才、郭嘉、鐘繇、陳群皆出于此地。
只是
楚楓想到這一茬卻是笑了。
他早已讓安安攜天子詔書奔赴潁川,令戲志才、郭嘉、鐘繇等人北上,到他麾下做事,想必不日便能抵達。
陳宮未曾聽聞過戲志才與郭嘉,并不知道這兩人意味著什么,可楚楓心里清楚。
我特么直接跟曹賊搶人才
什么歷史上是你的謀臣現在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