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趙寶來的模樣,吳雪芬一邊將做好的飯菜擺上桌,一邊讓轉學過來,已經上中學了的女兒小燕過來吃飯。
“知道啦”
做完作業的小燕過來,扒拉了兩口飯忽然道“爸爸,你知不知道赤化村啊”
“才來沒幾天,你要問別的村我還真不一定知道,但赤化村么呵呵”
聽到赤化村這個名字,趙寶來心說自己怕是不想知道都難啊
原因何在
原因在于松林鎮的赤化村實在是太有名了,有名到用兩個字就能完全概括赤化村的特點。
第一個字是橫。
赤化村橫到了什么程度呢
橫到了村斗天天有,跨村斗那是三六九。
總之一句話就是赤化村的村民一天到晚,那不是在干仗,就是在去干仗的路上
鎮上那些吃飽了沒事干,成天惹是生非的小崽子,看著跟誰都不怕誰都敢惹一樣,可但凡對方說自個兒是赤化村的
這些小崽子的氣焰怕立即就會沒了大半
趙寶來嚴重懷疑,赤化村之所以叫赤化村,絕不僅僅是因為當初部隊過來,赤化村村民們的覺悟最高參軍的人數最多
十之都是因為部隊眼見赤化村的人個頂個的都這么橫,覺得他們天生就是打仗的好苗子,因而刻意招攬的結果。
試想一下,一個村就出了七八個戰斗英雄烈士,比整個縣其他地方出的英雄烈士加起來都多
到了戰場都能橫出這么些英雄烈士來,村里民風之彪悍到了何種程度,可見一斑。
第二個字就是窮。
赤化村窮到了什么程度呢
家家戶戶在信用社都有幾百幾千的貸款,國家的各種稅收就沒有哪一年交齊過,救濟糧年年都不能停,一停可能就得餓死人這些,并不足以完全形容赤化村的窮。
倒是有一件事足以說明。
最近十年來,愿意嫁到赤化村的媳婦,一個都沒有
十年時間,沒有一個外村的姑娘愿意嫁進村里,村里又多窮可見一斑。
一想到為了解決村里光棍的問題,赤化村也嚴禁村里的姑娘外嫁,要嫁就只能在村里挑這事,趙寶來就忍不住的面皮直抽搐。
也是因為知道這些,對閨女趙小燕說的赤化村的人又干仗了,而且還把人給頭都打破了這事
在農村,干仗打破頭,那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更何況還是赤化村
因而雖然大搖其頭,但知道沒人報案之后,趙寶來就沒打算再管。
不過趙小燕的下一句話,就讓趙寶來的眉頭狠狠的挑了起來
趙小燕說“聽說之所以打架,是因為赤化村里孫姓的人仗著自己是村里的大姓,村長支書又都姓孫,所以就故意不公平發放救濟糧,小姓看不過,所以才打起來的”
“這可是明目張膽的違法亂紀啊”
想到救濟糧雖然事小,但背后透出來的宗族影響力的可怕,趙寶來臉色鐵青,心說看來自己必須乘著這次基層換屆好好處理一下宗族勢力問題了
要不然繼續發展下去,怕是遲早非得出大亂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