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問題的關鍵在于現在出產的一兩千塊電子表中,百分之九十幾都是替雷鳴周朝先合作走水進來的水貨進行組裝,真正純自產的電子表占比不到百分之五。
除開那數量少的可憐的自產電子表之外,剩下的電子表也就每塊賺個一兩塊錢的加工費光靠加工費,又能賺多少錢
也是因此,現在楊明能指望上的錢,除了紅星服裝和紅日家居的那點錢之外,剩下的也就只有順風氣運了。
隨著知名度的打開,貨運線路的逐漸增多,最近幾個月順風氣運的業務量,是空前暴漲,利潤也是水漲船高。
按照冉輝的說法,現今順風氣運每天隨隨便便都有十來萬的收入,拋開油錢,車輛磨損,凈利潤都有六七萬,按月算那就是近兩百萬
幾個月下來,那就是五六百萬的收入。
因為順風氣運是楊明絕對控股的關系,因而這五六百萬的收入他至少能拿走四五百萬。
有這些錢在,再加上紅星服裝和紅日家居的錢,按說楊明絕不該為區區兩三百萬發愁。
但事實卻絕非如此。
原因相當簡單,那就是順風氣運的基礎建設是和業務量增長同步進行的
隨著業務增長的車輛進購,在大城市要建設貨場,小城市雖然不用貨場,但接駁點至少需要光在這幾塊的投入,現在每個月都要花上七八十萬,幾個月下來已經花掉了快三百萬。
魔都的華龍電子投資百萬,雖說其中很大一部分用的是用蝙蝠衫跟曹陽秦剛等人打賭賺的差價,但不足的三十多萬,可都是他個人出的錢。
在富永鎮早早為華芯高科建設的廠房,也是他個人出錢。
總之一句話就是,這大半年來靠著紅星集團的股份分成,再加上順風汽運的盈利,說起來楊明是足足賺了快七百萬
但事實上現在落在賬面上的,他可以支配的資金,其實也就堪堪三百萬
要中科所對那些設備的報價在三百萬左右,他還能靠著借錢之類的周轉一下,要超出太多
想著這些,楊明在心底求神拜佛,心說可千萬不能超出太多才好。
只是事情又哪兒能如他所愿
黃令依替楊明提出了想要收購組內設備的報告才遞上去,目前雖說已經在籌備聯想計算機新技術公司,但組織關系上還保留著中科所主任身份的柳川之,立即就知道了
“前腳才見了老倪,后腳101小組就集體下海,他姓楊的又立即提出要收購101小組的所有設備”
看著報告,柳川之沉吟道“這里頭,怕是有事啊”
“就算有事,那也是好事”
曾茂超笑道“把這些設備處理給他,中科所的相關經費寬裕了,101小組還能繼續集成電路方面的研究,遂了她們的心愿不說,國家這幾年在這方面的投入也不至于白費這不幾全齊美么”
只是無論曾茂超怎么看這事,柳川之完全不關心。
因為在他看來,無論它幾全幾美,都不如自己獨自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