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工業,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必須有大量的配套工程。
也是因此,所以但凡相對高精尖的工業,一般國家都會建設之相對繁華的地區。
畢竟除了相對舒適的生活環境之外,還能極大的降低供應鏈方面的壓力。
但國內的四十五所卻是個例外。
四十五所所在的甘陜地區不但遠離繁華,而且周邊極度貧窮落后。
無論是從生活還是從供應來說,都極不合理。
之所以這般,當然不是當初建設之時考慮不周,而是因為建設之初的時空環境使然。
四十五所建設于五六十年代,當時國內是內憂外患,時刻都得地方戰爭發生。
而一旦真的爆發戰爭,那繁華區域和大城市必然首當其沖。
也是因此,四十五所才會被建設于甘陜這等貧窮和荒涼之地。
雖說生活環境不好,供應方面也很麻煩,但好在沒有被戰火波及的危險
到時候就能在戰火之中繼續生產,為國家工業保存一些骨血。
對于四十五所選址的這些考量,楊明當然非常清楚。
只不過清楚是一回事,旅途因此而來的不痛快,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考慮到現階段上頭對自主研發的曖昧態度,知道自己此行去談光刻機的項目不可能一撮而就,搞不好就得個把月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再加上四十五所還在深山之中,到了地頭要沒個車,怕是干啥都不方便
因而即便甘陜之地有機場,但楊明還是沒選擇坐飛機,而是選擇和谷孝武曾凡志駕車前往。
一眨眼穿越回來就已經兩年有余
但即便已經回來了兩年,楊明記憶中存在更多的依舊是幾十年后那個飛機飛船,高速高鐵,道路四通八達,甚至連上月球都眨巴眼的時代。
再加上穿越后的兩年,他也大多數時候待在城里,擅少如這般深入農村
也是因此,上路之后就遭罪了
離開北都之后不久,道路狀況就開始急劇惡化。
到處都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一走過沙塵漫天不說,車匪路霸不說,最可怕的還是沿途那些經營修車補胎加水的家伙。
為了利益,這些家伙往往愛在路上搞些小動作,什么碎玻璃啊釘子廢鐵絲之類的,全都往路上倒
動不動爆胎是小,一個不小心車輛因為爆胎失控,那可就麻煩大了
幾天時間下來,楊明在車里被顛的五臟六腑似乎都翻了個個不說,最讓他難受的是平均每天五六次的爆胎雖說對這種情況早有準備并且準備了足夠多的備胎,但一天時間至少有一半用在換輪胎之上,那心情
簡直就別提了
“都是窮的”
注意到楊明那一臉的無語,谷孝武曾凡志低聲道“要不是實在日子不好過,我想也沒誰會干這總昧良心的事”
看著車窗外那些低矮土屋,很多屋頂連瓦片都沒有,全是茅草的模樣,還有那些黝黑枯瘦,明明年紀不算太老卻滿臉皺紋的農人
楊明嘆息一聲道“到地頭還得多遠”
“我加把勁,爭取今晚就到”谷孝武道。
楊明聞言長松口氣,揉著生疼的屁股笑道“可算是要解脫了”
只是話音未落,車外又是嘎巴嘭
看著再次癟下來的車胎,再看看車內被換下來的五六個備胎,曾凡志欲哭無淚道“看來今晚咱們是到不了了”
于此同時,有人滿臉怪笑的過來道“車胎爆了啊前邊就有修車補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