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我還會怕你不成”
聽到這話的吳秀敏總算不再糾纏,陪著吃完的楊明下樓。
看到二人下樓,負責安保的張強等人還好,招待所的那些可就不行了,一個個滿臉怪笑交頭接耳,就差沒指著鼻子說知道你們年輕人年輕氣盛,但也不能這么沒日沒夜
畢竟咱們這甘地民風民俗,可不比你們那大城市了。
對于這些,吳秀敏都不在乎,楊明自然也只能假裝沒看見,一邊溜達一邊問了張強等人谷孝武曾凡志的情況。
冷家村一事,楊明雖說傷的不輕,但好在都只是些皮外傷,好的快。
谷孝武曾凡志就不行了。
車禍的時候他們坐前排,本就受創不輕不說,更因為為了掩護楊明逃跑二人很是傷了些村民,被抓之后沒少被收拾
要不是在部隊練了一身好筋骨,怕是被活活打死都有可能。
也是因此,聽到張強等人說谷孝武曾凡志傷的雖重,但經過這些天的治療,好轉的很快,估計再過幾天估計也差不多能出院了的時候,楊明不得不感慨一聲萬幸。
這聲萬幸,除了是為谷孝武曾凡志本身,同時也是為了冷家村的那些人。
畢竟要二人真有個什么三長兩短,他怕自己是想放那些人一馬估計都不行。
招待所前方不遠,有一處高小學校。
所謂高小,就是四年級到六年級
之所以明明就是小學,卻偏偏還要分出個高小來,可不僅僅是因為受限于教育普及程度這么簡單,更多的還是因為在時下,無論是參軍還是其它,高小就已經算是一個比較能拿得出手的文化程度,在某些時候可能會相對受到重視,所以才刻意做了區分。
四年級到六年級,一般情況大概就是十十一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讀。
但眼前的這些學生,卻明顯比適齡孩子來的要大,普遍都在十二三歲以上,甚至十五六的都有不少。
這,自然也是因為甘地太窮,小孩子接受教育的年紀被迫推遲所造成的。
此刻雖然是午飯時間,但學校里的學生們端著飯盅飯盒吃飯的人卻是極少,數量甚至都不到學生總數的四五分之一。
相對于飯盅飯盒蒸的大米飯就咸菜,更多的人吃的都是早上從家里帶來的紅薯或者土豆。
要大城市的人看孩子們中午就吃點紅薯土豆,那怕是心疼的都要掉眼淚可事實卻是在這學校里,能吃上紅薯土豆都算是好的
更有甚者,除了早晚在家里吃,中午在學校甚至連土豆紅薯都吃不上。
冷云冷松,就是那些連土豆都吃不上的孩子之一。
只不過相比其他一些連土豆紅薯都吃不上的孩子,要么滿操場沒心沒肺的瘋玩,或者躲在角落偷偷看著同學們吃東西吞口水的孩子,冷松冷云的表情卻明顯更加陰郁。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為他們就是冷家村的孩子。
甚至冷松,還就是當晚被曾凡志挾持的那個小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