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楊明出錢出力的扶持馬末堵成立觀察者雜志的原因。
他希望通過雜志對國民進行西方歷史的普及,讓國人認識到西方文化雖說成功,卻并非沒有糟粕,并非他們所以為的那般完美。
雖然已經有人因為觀察者雜志的影響而進行反思
但觀察者終究還是太小眾了。
不但影響力有限,更可怕的是根本無法抵擋西方,以及某些軟骨頭的家伙利用各種渠道全方位發動的宣傳攻勢。
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無疑就是各種明星以及娛樂工作者。
明明是咱們靠著無畏和勇氣打贏的戰爭,卻被某個別有用心的導演刻意渲染成是霉帝不忍,將槍口抬高了一寸。
明明是某些極端思想的家伙蓄意的屠殺,無辜人慘遭屠戳,血流遍野。
某個大嘴明星非得要惡之花,非得要咱們自己反思
這還只是明面上的。
最可怕的還是那些明面上道貌岸然,卻暗藏毒牙。
明明是個體事件,非得將其上升到國家或者民族的高度,然后進行輿論導向的
因為這些,不知道多少大好青年被帶偏。
光是想想,楊明就心里頭堵的慌。
曾經人微言輕,即便看不順眼也無可奈何。
畢竟對方利用資本加上明星的影響力,在某個時代那可真得能做到所向披靡。
但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自身所代表的,就是資本。
要再能將文化娛樂掌握在自己手中,由自己把關,而不是任由那些本身就屁股不正,或者是吃了豬油蒙了心的家伙操弄
想著這些,楊明暗暗下定了要自己成立文化娛樂公司的決心。
他相信只要有自己把關,那么無論是在未來讓更多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還是樹立文化自信都有極大的好處。
甚至是對外進行文化輸出,都不是沒有可能。
至少不會出現某些家伙為了幾顆狗糧,于是別人家照片里的模特兒永遠都是光鮮亮麗,唯獨到了國內
一律的瞇瞇眼滿臉雀斑陰森森的就跟她老娘從棺材里爬出來的那般模樣。
不過這事想歸想,但真要實施,卻并不容易。
這不容易,可不是說錢或者是別的。
更多的還是因為時下無論是影視還是別的,制作單位幾乎都是國營。
演員歌手,也幾乎都有掛靠單位。
比如劉曉青是電影廠的,比如毛啊茗是某軍歌舞團的。
個體個人在這其中,根本沒有多少的發揮空間。
想要有所發揮,就必須得在政策松動之后
而相關政策的松動,還得有好幾年的時間,直到影視方面取消統購包銷為止。
也是因此,楊明現在即便有相關想法,也只能等待。
不過雖說是等待,但既然有了想法,楊明自然會提前做出一些準備。
只要一切都準備好了,那么機會來臨的時候,他就能直接一飛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