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根據他的記憶,雖說相關格式標準是92年才制定的。
但動態聲光壓縮芯片,卻早在88年就已經被孫燕生團隊研發成功。
也就是說,如果自己想申請專利,并制定標準,相關研發就必須在88年之內完成
“資金你要多少我給多少,人才方面”
楊明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最近上頭就會將中科的一些單位交給我托管,到時候你們需要什么人才,盡可放心申請,我這邊會全力協調總之一句話,只要你們能在兩年之內完成芯片的研發,要什么我給什么,能做到嗎”
“兩年”
聽到這個數字的黃令依暗自發苦道“我盡量吧”
“不是盡量,而是一定”
說到此處,楊明不忘激勵道“多少年了,先進科技方面的標準幾乎都是由西方制定,咱們一直都在人屁股后頭,這次,只要你們能在兩年之內完成相關芯片的研發,說不定咱們也能制定一回標準
如果真能做到,這不但是國內第一次掌握制定標準的權柄,同時更能讓世界都記住我們華芯的名字”
聽著這些,黃令依激動的滿臉通紅道“楊總你放心,即便是只能用牙啃,我們也爭取在兩年之內,將你說的這芯片給啃下來”
“那我就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楊明欣慰點頭,表示如果真能做到,到時候自己會將相關專利百分之十的利潤拿出來,獎勵團隊。
“百分之十”
聽到這話的黃令依便更是笑的合不攏嘴,表示有榮譽,還有利益,到時候自己怕是不想讓團隊拼命,團隊都不會干了。
看著黃令依和楊明聊聲光動態壓縮芯片聊的開心無比,李向前表現的比他們還要開心。
畢竟他現在掌控著華芯的銷售團隊,很清楚華芯現在表面上看似乎不錯,但事實上情況去卻不樂觀。
出現這種原因有兩個一是缺少自己的拳頭產品,另外一個則是外部競爭的加劇。
拋開如微軟,東芝索尼等等老牌芯片巨頭,原本華芯的競爭對手只有三星。
但最近,灣島成立了灣集電,也準備進軍芯片產業。
并且和三星不同,灣集電所采用的發展路線,居然和華芯一樣,居然也是主打代工
雖然是先行者,但華芯和灣集電相比,李向前當真是感覺不到半點優勢。
以華芯當下的主打產品為例。
電子表,鬧鐘收音機這種,雖說因為背靠紅星集團,供需穩定,但終究技術含量不高。
如漢卡代工這種,單純就是幫人加工,能有什么前途
灣集電雖說目前只是在籌備,還沒開工
但對方的科研團隊的名單卻已經出來了,無論哪一個名字都是國際知名
要在代工方向上跟對方火拼,李向陽怕灣集電光是靠這些名字,都能將自己的華芯碾壓成渣。
但華芯要真把聲光動態壓縮芯片研發出來,那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一方面聲光動態芯片研發出來了,那么楊明說的vcd,dvd的生產肯定也會跟上,這樣就能極大的拓寬華芯的產品盈利渠道不說。
也不說經過這一輪的芯片研發,團隊的研發能力肯定會得到質的提升這點,就說有這么一個國際知名的拳頭產品
灣集電名氣再大,它能大的過華芯已經研發出來的,得到國際認可的產品么
“一群數典忘祖的東西,以為占著個島,背后頭有洋人撐腰,你們牛逼了啊還特么點著名的要跟我們華芯對著干”
想著這些,李向前便氣不打一處來,恨不得黃令依等人立即把芯片研發出來,然后自己拿著芯片搶光灣集電的生意,讓島上那幫敗軍之將知道知道什么叫做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李向前在想什么,楊明當然清楚。
不過他絕不會告訴李向陽,其實自己的華芯,就是照抄記憶中灣集電的發展模式。
所以根本就不是灣集電跳出來跟華芯競爭,而是華芯從一開始就在搶灣集電的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