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次日寅時五點剛過,就招呼大家動身了,因為考慮到女子需要的時間長,還特意提前了一刻鐘叫她。
等燕秋姝出門時,所有人就已經整理好,徹底出發。
之后幾天,也一直在路上,除了偶爾停下來吃飯,其他時間,大多都在趕路。
就這樣,七天后,到了京城附近。
照舊還是大批軍隊留在京城附近的軍營,蕭懷霆帶著小批隊伍,進入城內。
雖然這一次的戰役,規模不算大,但也打了半年,打得敵人求和,因此大捷回朝時,百姓也是夾道歡迎。
燕秋姝坐在馬車里,遠遠綴在軍隊后方,用自己的眼睛,去觀看這個原主熟悉的地方。
她撩起的簾子口很小,是怕旁人看見她,雖然原主不是名人,可燕家人都還是認識的。
這一看,她便舍不得移開目光。
沒有想象中那么落后的穿著和住所,古香古色的各種建筑帶有自己的韻味,漂亮的書法寫著各種牌匾對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老的幼的百姓全都看著這邊,因為蹭了凱旋的軍隊,能直面最熱情的老百姓。
不少穿著稍微好一點的小姑娘還沖著他們丟香囊。
不過燕秋姝的位置在最后面,和普通的馬車沒區別,因此等她過去時,百姓已經恢復正常逛街的模樣,她看的時候還有一個扛著糖葫蘆稻草的人從車窗那過去,劃到了燕秋姝的臉。
所以之后她便再沒撩開簾子看了。
而人群的上方,一個視野極好的酒樓窗口,一對男女正一起看向蕭懷霆的軍隊回來,一直目送軍隊離開視線范圍,忽然女子像是看見了什么,目光落在隊伍中間一輛不起眼的馬車上,眼眸微瞇。
怎么感覺剛剛撩開簾子丟回香囊時,露出的那女子的側臉有些眼熟
百姓主要集中在入城的那段路。
到了城里面,人就少了,這個時候負責給燕秋姝駕車的閻響調轉方向,馬車進入居民巷子,七拐八拐,來到城北的鹿鳴巷。
城南是文官住的地方,城北是武將住的地方,位置更加大而寬敞,人煙也相對稀少一點,周朝重文輕武,是一直都有的。
而蕭家,便是在城北十分靠近皇城的鹿鳴巷。
燕秋姝以為,馬車到了,她直接從側門進去就可以了。
誰知一下馬車,卻發現蕭家大門口站著一個女子,看著約莫三十歲,容顏精致,儀態端莊,面帶笑意,看著十分容易親近的模樣,在和燕秋姝目光對上時,第一時間笑吟吟上前兩步“這便是老六信中說的燕姑娘吧長得可真標志,老六去見陛下了,特意寫信回來托我暫時照顧,姑娘快快進來。”
燕秋姝眉心一跳,真沒想到蕭懷霆居然這么負責。
因為眼前女子,不是別人,而是蕭家大兒媳婦,常州州府的嫡女謝清韻。
關于蕭家的細節,書中沒說,都是原主的記憶。
她到底是謝家庶女,有些高門大戶的姻親關系都會記得,以便日后嫁人遇見了,也不會失禮,否則丟的是整個燕家的臉。
但其實原主并未見過這些人,作為庶女,因嫡母打壓,她能出去的幾率極少,就算出去,她臉上也要帶著面罩,因為她的母親是姨娘。
這個時代,嫡庶階級極大,嫡女能大大方方的走出去,庶女除非嫁給誰家做當家娘子,否則閨閣時見外人,得擋著臉,婚后更完全不能見外人。
再加上原主雖然長得漂亮,但姨娘交給她的都是哄男人的技巧,男人喜歡柔弱的,她便整日柳葉彎眉,楊柳細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