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一來不小了,二來爹也真的帥,她就老老實實挨罵。雖然她心里不覺得首爾大一定就好到哪里去,她實際上不需要學校教給她太多東西,今天的青龍就是最明顯的證明啊。
首爾大當然是韓國最好的學校連之一都沒有的頂尖學府,可頂尖學府對學生的限制也多啊。去慶熙,她可以無限制請假,這都是跟教授談好的,去首爾大估摸著不太行,得按照規矩來。這對她來說,是個限制。
更好的學校,更好的教授,更好的教學氛圍確實可以對她的幫助更多,這點趙樂菱不否認。但曲高和寡從來不是她追求的啊,哪怕外界都說她是藝術家,她自己知道她不是啊,她就是個俗人,她在乎的是主流市場。
主流市場在學校里能學到的東西,永遠沒有去真正的市場里摸爬滾打后學到的東西多。
不過爸爸么,始終是為她好,那被教訓就乖乖認錯啊。
聽女兒認錯的父親并不開心,胸中的火燒的更旺,話講的也更不好聽,“你非得要自己闖是吧行啊,我看你能闖出什么來鼠目寸光的東西”
親爹被氣走了,女兒嘆了口氣,融入一個新家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融入新家庭出了點小麻煩,融入新項目組卻一點磕絆都沒有,非常順利。
趙樂菱接觸過的導演也有那么幾個了,具小姐是她合作的幾位導演里最好合作的,也是最專業的導演。這個專業的范圍單指音樂,其他方面也跟她沒關系,具小姐是真正懂創作一首歌是怎么回事的導演,光從這一點就比之前的導演要專業了。
跟能聽得懂音樂也能講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給出具體要求的甲方合作是一件非常爽的事,爽到趙樂菱僅僅用兩天,堪稱超音速的工作時間,就做完了全部的曲。
甲方無限滿意,具導演恨不得把自家音樂導演夸到天上去,而當面表示我很榮幸的音樂導演,背地里卻覺得這種情況不太對勁。
趙樂菱講不出來哪不對勁,可她就是覺得不對勁。
電影都沒正式開機,就已經把曲都做完了的趙樂菱,現在除了等想要自己寫詞的導演給她出詞就沒事干了。本來她應該很開心的,可她就是覺得哪不對,反反復復的聽那些曲子,聽不出毛病來,純直覺上的不舒服。
導演出詞很慢,或者說導演是個正常人,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忙,詞得慢慢來。總導演都不著急,音樂導演也沒有趕工的必要,趙樂菱閑下來了,閑到一遍又一遍的聽導演嘴里說的完美的曲子,試圖找到讓自己不舒服的點。
趙樂菱找不到,當局者迷;旁觀者卻一聽就發現了問題,樸哮信找到了問題點,那不是趙樂菱的音樂。鄭在日說的更直接,你這個不是復制,就是打擦邊球的抄襲。
軍人們休假約在工作室見面,本來是為了聊樸哮信的專輯。許久未見到樸哮信的趙樂菱,原先還以為自己會尷尬,畢竟上次他們分開的時候確實有點尷尬。
意外的是,真見到人自己什么想法都沒有,趙樂菱認為這是時間的力量,他們都小半年沒見過了。萬幸,時間的力量也讓樸哮信遺忘了尷尬,三人組見面挺和諧的。
三人和諧的聊著樸哮信的新專輯,聊到晚飯,鄭在日在點餐的時候,趙樂菱抱著吉他縮在沙發里,習慣性的撥弄琴弦彈奏出她給電影作的曲。
此時,另外兩人都沒什么反應,那兩人在研究吃啥。可等趙樂菱說,這是她給一部電影寫的ost,男人們齊齊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