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了眼桌對面聊的熱火朝天的男人們,趙樂菱踩著轉椅背對會議桌面對窗戶,拍拍導演的椅子扶手讓她也轉過來,再湊過去小聲問她,“我可以試試結合你們都想要的,但很難做到你們都滿意。如果我去做李d滿意的您就算不滿意也不太好說,還不如我做您滿意的,就怕”
道熙啊的項目更普通項目不一樣,跟其他項目對接,趙樂菱只要搞定導演就行。南韓的電影是導演中心制一切都聽導演的。
可這個項目的制作人是李倉東,資金是他拉來的,團隊是他組起來的,可以說項目能組建是李倉東看上了鄭朱莉,而不是制作方給導演搭建的團隊,制作人只負責服務導演。在這個項目里,作為制作人的李倉東話語權是壓過純新人的鄭朱莉,趙樂菱就需要確保自己要根據哪個老板的要求出曲。
有介于鄭在日跟李倉東已經掐了半個月都沒掐出結果來,趙樂菱就打算爭取鄭朱莉當隊友。
鄭朱莉卻沒辦法給她肯定的答復,也是實話實說,“如果你真的能作出我驚為天人的曲子,我的當然可以幫你跟d講。但你我都知道,音樂和電影一樣,沒有所謂的非怎么樣不可。再好的電影都不可能成為唯一,再好的音樂也一樣。”
“你如果太偏向李倉東老師的要求,我確實哪怕不那么滿意也不會多說什么,但我會讓你改,改到我也滿意為止。我確實更想你偏向我的喜好,可老師不滿意,我們誰都不能說他的不滿意就不對啊,還是能中和更好,尺度得你自己把握。”
面無表情看著對方的趙樂菱很想吐槽,姐們你說了跟沒說有什么區別鄭朱莉聳肩攤手,這話就是實話,那怎么辦呢
涼拌。
制作會議沒開出什么結果來,兩位音樂導演打道回府。鄭在日要跟李倉東死磕,進門就去琴房待著,趙樂菱想的是與其自己跟他們磕,不如讓他們內部掐架,她抱著筆記本去了工作間。
兩人各干各的,午飯吃一起出來吃飯,簡單對一下雙方的工作進程,再次分開。等晚上,趙樂菱抱著搞事情的心作了三首曲,拿去給鄭在日聽,聽的鄭在日也很想搞事,拉著她進了錄音棚。
又過三天,制作組再次碰面開會,這次趙樂菱先上,放出三首曲子讓大家試聽。三首都是以鋼琴為主調,第一首偏輕音樂,淡淡的哀傷,更多是舒緩的,很柔和,很干凈;第二首就有點微妙,有些陰郁,像夏日森林里的雨幕,聽著有些危險。
第三首是得到導演組投票最多的,也就是所謂的融合,不像是喜歡第一首的覺得第二首有點過,也不像喜歡第二首的覺得第一首差那么點意思。第三首大家聽著都不錯,偏偏制作人和導演都不想選第三首,理由是第三首太平庸,反倒沒有第一首和第二首有特點。
音樂人們也是這么評價第三首的,第三首是大家都會喜歡但沒人會特別喜歡的那種,不出錯,很大眾,就是沒特色。音樂人們也很確定,第一首和第二首,會讓制作人和導演爭起來的。
制作人和導演確實爭起來了,很溫和的爭執,導演尤其委婉,每當說第二首如何好之前,都先表示第一首也沒什么不好。制作人相對直接點,說的是第一首比第二首更符合電影想要傳達的氛圍。
制作組內部你來我往的爭哪個更好,音樂導演就摘出來了,鄭在日給趙樂菱使了個眼色,兩人偷摸溜出去,趙樂菱陪鄭在日去吸煙區抽煙。
一路上鄭在日都在笑,即笑趙樂菱蔫壞也笑他還留著個殺招沒放出來,等下就去干掉李倉東,再借此把片尾曲趙樂菱的二選一定下,此后就能順起來了。
爭論半天也沒聊出個大家都滿意的結果來,外行準備詢問內行的想法,才發現音樂導演們不見了。助理跑出去找人,再進門的音樂導演們表示他們只負責出音樂,怎么定你們說了算。
以及,我還有首歌沒放呢。
鄭在日詢問大家,想不想聽聽第四首。
第四首就更特別了,這首沒有任何樂器搭配,純人聲,還是做了特殊處理的女聲吟唱。起頭是輕飄飄的波浪聲,水聲一波一波帶起呢喃的女聲。
那聲音很妙,時遠時近,你說她遠在天邊,她就真的在海得盡頭,你說她近在眼前,她就真的附在你耳邊。
這一首很短,一共就四十三秒,非常快的就放完了。
音樂一停,鄭在日還沒問大家感覺怎么樣,李倉東手一伸再度按下播放。四十三秒后,第二次停下的,鄭朱莉探身伸手,第三次按下播放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