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接受了趙寅城是正常的這個設定,崔幼澄就放開了,不再特地避開對方。而是把他當成跟樸敏英一樣的,自己作品的演員。
要知道之前崔幼澄看趙寅城的演技也不太滿意,但她怕接觸太過引起麻煩,就沒管過他。反正也不是不能過,哪怕沒有做到最好,良好也是好么。
可既然能接觸,能做到最好,只是良好,崔幼澄就不樂意了。
2月,農歷新年剛過,sbs那邊定了播出時間。經過短暫的新年假期,重新回到劇組的崔幼澄,就把趙寅城加入本來只有她和樸敏英的演技小課堂,同時加入的還有導演。
崔幼澄以前沒關注過趙寅城的演技,那跟她沒什么關系。但這次讓她看清楚了,這哥是個滑頭。他的表演是根據導演的要求和對手戲演員能給的反饋來調整的,導演只是個六十分的導演,他就給六十一分,能過就行。對手戲演員只是五十分的演員,他同樣只給五十一分,不讓畫面失調就行。
這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但這真的很狡猾。你沒有辦法說他演得不好,怪只怪團隊配置跟不上。
并沒有跟男演員私下說什么你有點應付了事的崔幼澄所做的,是當著女演員和導演的面,跟男演員對一場戲。這場戲里她是九十分的演員,本來只抱著六十分心態演出的趙寅城,自我調整了幾次后,也變成了九十分的演員,他無法再多一分,但他的表現遠遠超過拍攝時的六十分。
這場演出,崔幼澄敢肯定導演看懂了,女演員估計夠嗆。但只要導演看懂了就行,導演會要求演員發揮他本來就應該發揮的九十分的狀態,那只有五十分的樸敏英就會被逼著成長,否則畫面失衡,導演就不會再說過。
崔幼澄不想在組里一直當導演,管東管西。她偶爾來那么幾次大家不會說什么,她又不是瞎搞。可她要是一直那么干,夸她什么都會話遲早會消失變成她什么都想管。
就是因為管了崔幼澄才知道,她會的技能是很多,可她不會的也很多。她到底不是專業人士,不是專業的攝像,不是專業的造型師,也不是專業的導演。她是有眼光,能判斷什么是好的,什么不怎么樣,可讓她真正上手控制整個拍攝現場,她是做不到的。
她只是有眼光,卻不是真正的內行人,怕就怕大家都認為她內行,到時候就變成了外行領導內行。
與其等自己碰到不會的了,露出馬腳,那還不如在夸贊聲還在的時候功成身退,讓專業導演自己上。趙寅城就是個很好的引子,這家伙只要被導演盯上,整個組的拍攝狀態都會上升。
趙寅城被導演盯上了,劇也播出了。成績么不好不壞。
第一集有趙寅城的加持,樸敏英也是大熱門,播出后的收視率以新人作家來說挺不錯的。金恩淑拿到收視率后跟崔幼澄講,要是一直到收尾,都能維持這個收視率,那她就可以嘗試著寫長篇了,別的電視臺不好說,sbs肯定會有興趣買她的長篇。
一共就六集的短劇,一、二集播出后,劇組已經在拍大結局了。大結局有姜東元的客串,崔幼澄在他來之前離開了劇組,他們現在的狀態不見面最安全。
姜東元到之前就知道作家走了,消息來源是劇里的男主角。本著就是來客串的心態,姜東元也沒去找作家。
作為兄弟,姜東元還是很清楚趙寅城的工作狀態的,他過來的時候正好趕上趙寅城在拍求婚。站在鏡頭后看著拍攝的姜東元有些恍惚,覺得那個畫面莫名的熟悉,仿佛真實發生過一樣,等兄弟結束拍攝,就調侃他改性子了,一個短劇拍的很努力啊。
化妝間里,趙寅城隔著布簾在里面換衣服,聽了兄弟的話,跟他講,“不是我努力,是作家眼神太毒。”
“哪個作家”
“還能有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