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時趙高突然高聲叫了句。
胡亥打了個激靈,想到之前對方與自己看的那些史書,閉上眼睛,隨意揮了揮手,“準了,給他家里十萬貫,當是厚葬了。”
“喏。”趙高得到滿意的答案,恭敬的退下。
宮外,得知胡亥連見都不愿見自己,公子高最后一絲希望也泯滅。
望著神色淡然的趙高,他咬了咬牙,直接跪倒在地。
他作為秦國公子,這天下除了父親始皇帝,就連胡亥都沒資格讓他下跪,然而趙高卻硬生生受了這禮。
公子高面上閃過一絲屈辱,含淚道“吾此行去見父皇,留下妻兒,還望郎中令念在當年共伴圣駕的情誼,網開一面,高在此感激不盡。”
趙高看著對方的后腦,想到始皇帝的兒女,天之驕子,如今卻像牲畜般哀求自己一個罪人之子,心中不由升起陣扭曲的快感。
最后他并沒有拒絕,看著對方感恩戴德的模樣也是種樂趣。
公子高的死不過是咸陽城中一顆小小的石子,激不起半點風浪。畢竟不過半年時間,咸陽的百姓們見到了始皇帝、皇長子復蘇,權傾朝野的蒙氏兄弟,皇子皇女,以及許許多多的人離開。
胡亥繼位后,曾經的貴族高官們被殺了個人頭滾滾,一度時間連護城河的水都被染得血紅。
如果說城里還有什么人對公子高的死有所震動,那么就只有左丞相李斯了。
李斯今年已經今年已經年近古稀,他師從荀子,年輕時候恰逢亂世,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于是離開家鄉,四處尋找機會。
最終他成功了,與秦皇一同開辟了千古事業。回首這一生,已經是功成名就。若按正常發展下去,他應該安穩的致仕,子孫后代在秦朝不斷繁衍,最后成為秦貴族。
誰曾想不過是一次尋常的出游,年富力強的始皇帝竟然會就這么死了。
皇帝駕崩之時,周圍只有他和趙高胡亥二人,他經不住誘惑威脅,同意篡改詔書,讓胡亥繼位。心中不住寬慰自己,左右都是贏氏子孫,都是陛下的孩子,哪個當不是當。
誰料之后事情的發展便不受他的控制,現在先皇幾十個兒女都遭屠戮,李斯午夜夢回,不由汗顏無地,覺得自己愧對先人。
現在悔之晚矣,唯一能補救的方法便是幫始皇帝維系住這大秦江山。想了想,李斯嘆了口氣,去找了自己如今最不愿見的人。
趙高對于李斯的來訪并不意外,笑著親自出門迎接這位勞苦功高的老丞相。
李斯心中訝異,畢竟他與對方因為殺皇子公主一事鬧得很僵,但如今自己有求于人,也拉下臉拱手說明來意,“趙郎中,李某也不這次冒然拜訪,主要是為了楚地起義,如今的楚地千人之聚,不知凡幾。那陳勝已經占了兩郡,聽聞已經派兵攻打函谷關,一旦過關,咸陽危矣,我”
話還未盡,便被對面打斷,趙高滿臉無奈,“丞相說的我有何嘗不知,但是之前去向陛下匯報起義之事的使者被砍了,現在誰還敢去”
“這”李斯語塞,這也是他最不能理解的一點,到底為何胡亥要對起義之事如此抗拒
可憐的李斯,這輩子與之交流的都是秦始皇、呂不韋、蒙恬蒙毅這樣的人中龍鳳,亂世梟雄,他永遠想不到草包庸人掌握生殺大權會出現多么荒謬的事。
可就這樣放著不管也不是辦法,李斯猶豫再三,還是開口道“哪怕不提起義,阿房宮征役也不能再繼續了,陛下厭了李某,那我這次就與馮去疾和馮劫一起去面圣,還望您安排個時間。”
馮去疾是右丞相,秦朝以右為尊,所以名義上官位還在李斯之上,馮劫乃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他們三人位列三公,都是始皇留下的肱骨重臣,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
李斯想著,這幫老臣都去,皇上總要聽一聽勸。
趙高笑瞇瞇的應下,表示雖說二人政見不和,但自己也是大秦官吏,深受皇恩,定會幫他傳達到。待其走后收起笑意,回身讓手下找了個特定的時間,通知三位大臣進宮。
此時胡亥正在寢宮寵幸位新入宮的絕色佳麗,正值關鍵時刻,外面李斯突然一嗓子。
“陛下,臣李斯、馮去疾、馮劫斗膽,請陛下收回驪山、阿房征役的圣旨”
胡亥一個哆嗦泄了身子,望著手足無措的美人,直接憤然起身,怒吼道“來人,把這三個老奴都他娘的給我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