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伯見兄長發怒,連忙解釋道“不是的,其實也不能全怪他們,這次運糧的是秦國那邊的少府章邯,聽聞是李斯不放心自己那個當郡守的兒子,求著章邯幫忙運糧。”
少府是秦朝的九卿之一,掌管兵器軍械。章邯算是在始皇末年才當上官,年紀很輕,不過這也說說明對方確實很有能力。
“章邯”項梁默念了下這個名字,旋即冷笑,“那又如何,他是世家貴族,難道我們便是那泥腿子來人,朱雞石膽小無能,害幾萬將士遇險,依照軍法,當斬”
項伯大驚,連忙幫著求情,“兄長,朱將軍是跟我們一同長大的,對大楚忠心耿耿,你之前不是還總跟他一同飲酒,饒他一命吧”
項梁不為所動,冷冷的推開弟弟,“正因為我們關系好,若是不處理,以后怎能服眾你莫要再說了。”
之后不管項伯怎么講都無濟于事。
殺了朱雞石后,項梁深感自己身邊能人不足,而且勢單力薄,一個秦國的少府,隨手就能去掉自己身邊大將,如果真的掉以輕心,保不齊最后落得跟陳勝一個下場。
于是廣開招賢令,邀天下豪杰共商大事。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么大,陳旻當時發個招賢令,不僅偷偷摸摸,而且收效甚微。如今知識幾乎都被世家貴族壟斷,別說是陳旻,哪怕陳勝當時親身上陣,真正有能力的都要觀望再三。
此時整個社會還存在大量奴隸制殘留,在貴族們看來,奴隸是奴隸,平頭百姓是比奴隸高一層的奴隸,想要跨越身份的鴻溝,名權血脈缺一不可。
而這三樣,恰好項梁全都有。
這世間許多人都想要搭上項氏這艘大船,于是紛紛跑去給項梁投誠。
劉邦便是其中一個。
算起來,他的運氣實在好的出奇,僅靠當日起兵那幾千人,接連打下周邊不少郡縣。
漸漸地,也有一些有才之士投入到其麾下。
劉邦性子還算豪爽,與人交往不計得失,來了他就要,為此總是被身邊的蕭何曹參埋怨。
時間長了,劉邦便覺得實在有些煩,思前想后,笨機一動,便把那些個跟自己氣場不和的,紛紛留在打下來的縣里,讓他們幫著治理后方,身邊只留蕭何一人。
結果竟然歪打正著,那些看不慣他散漫性子的,往往都是些嚴謹守禮之人,由他們來治理再合適不過。
劉邦自以為尋到財富密碼,得意洋洋的享受手下吹噓。
結果沒過幾天就出事了,他派出去的守豐邑官員雍齒,竟然叛變投靠魏王周市,還將整個豐邑獻了上去。
那雍齒本是沛縣豪族,當日劉邦起兵,不得已加入隊伍,但心中一直瞧不上這個底層通緝犯,經常以禮教訓斥他。
劉邦也許千般萬般不好,但唯有一點,很少因為言論責難他人,被罵得急了頂多跑出去,跟兄弟好友吃頓狗肉,第二天又是生龍活虎。也正是因為這點,蕭何等人才對其死心塌地。
不過這次的人格魅力在雍齒身上不頂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