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二人拔劍引頸自刎。
兩人的死獄中李斯并不知情,他其實并不太擔心自己的安危,李斯這一輩子,遇到的大風大浪多了。甚至有幾次跟始皇帝意見不合,直接起沖突,秦始皇那般人物,最后都沒把他怎么樣。他李斯又不是真叛國,有什么好怕的。
遂在獄中寫了封奏折,陳情利害,給秦二世遞了上去,然后安安穩穩的等胡亥看完奏折頭腦清醒,親自來獄中將自己接出去。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那封奏章根本沒送到胡亥手中,趙高看都不看一眼就直接給燒了。
所以,當李斯收到自己造反,要被夷三族的消息之時,不敢置信的呆立在原地。
行刑就定在初夏,也不知是不是天意,離秦始皇死的日子并不遠。
刑場人頭攢動,大家聽聞群臣之首李斯全家要被處斬,紛紛想來湊熱鬧。
對于這個刑場,李斯其實很熟悉,他在這里殺了數不清的人。他已經七十了,死亡并不能讓他恐懼。唯一愧對的便是長子李由,想必此時的李由對咸陽城里發生的事還一無所知,依舊整頓兵馬想要伏擊叛賊。
兒子明明是為國盡忠的好漢,只因為他這個做阿翁的沒用,導致背上污名。
小兒子擔憂望著遍體鱗傷的父親,這些傷都是在行刑前,獄卒們鞭打出來的,背后指示者是誰不用說也清楚。
李斯看到小兒子的目光,最終還是忍不住哭了出來,“兒啊,我現在只想回到跟你牽著黃犬,在上蔡打獵那些日子,如果有來世,我們還當父子”
刑場眾人聽聞無不面露凄切,唯有站在高臺上的趙高不屑一顧。
自此,整個朝野在沒有一位臣子能站在自己頭上,他趙高終于得到了想要的一切
當李斯被行刑的時候,陳旻正攻打第五座城池,除了前面兩個,剩下的基本上都在齊地,幾座城中有道路相連,來往十分方便。
以前總覺得薊縣小而精美,有這樣一個城在亂世中已經足夠,如今手下城池一多,陳旻才發現好處。
齊地靠海,雖然他打下的地方不臨,但整體上鹽價、水產價都要比楚地便宜不少。不僅如此,也許是好東西都要留給自己人,齊地鹽的質量都比其他地方的好不少。
這時候鹽的雜質很多,又澀又苦。陳旻之前還好奇為什么此時百姓們這么喜歡“醬”幾乎所有東西都能制作成醬料。普通一點的有蝦醬魚醬,喪心病狂的還有狗肉醬、狼肉醬、馬肉醬種類之繁多讓人眼花繚亂。其原因正是因為醬料味道重,能掩蓋過鹽的雜質。
陳旻這五座城連起來,不僅大大豐富了百姓的食譜,而且使手中兵馬從三千擴充了十倍。此時的他終于有資格跟其他勢力坐在一個廳堂中談判。
這次擴大地盤,少不了張良的幫助,當然了,張良的作用不光是出謀劃策,民生、經濟、他幾乎都有涉獵,有時候陳旻簡直覺得他才是穿越來的,對此自愧不如。
因為對張良的盲目崇拜,陳旻將李斯之死的消息告訴對方之時,原本以為其與自己一樣,不過聽罷就忘。誰知張良竟然失神許久,半天后讓人從庫房中取出美酒,獨自飲了一整壺。
等喝光后,神色負責的吐出兩個字,“天意。”
陳旻從后世而來,自然知道李斯要被趙高害死,可對于這時代其他有識之士卻不同。
李斯,這兩個字代表了太多,一方面他能從一介布衣變成一朝之相,寄托了眾人的希望。另一方面,其人協助始皇帝滅六國、上疏統一文字、度量衡,焚書坑儒、又讓許多人恨得牙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