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房間要通風吐氣,不要蓋被子,以免出汗污染傷口;第二,每天要用白酒棉布擦拭傷口;第三,得吃點藥,預防感染。”
“你開方子。”
張小霖想起在醫學院學習藥理學的時候,有幾種中藥材稱得上是天然的抗生素,便隨手寫了出來:金銀花一斤、連翹半斤、黃芩半斤、生石膏一斤、黃連二兩。
處方交給太醫,眾太醫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忙跪伏在地道:“皇上,此藥萬萬不可服用。”
“哦?卻是為何?”
“首先,這不是古方,其二,這劑量太大了,已經超過普通劑量的數十倍,萬萬不可服用。”
“張小霖,你是和居心?難道想至皇后于死地嗎?”一名太醫指著張小霖惡狠狠的道。
這些清涼解毒藥是基本沒有副作用的,張小霖心中自然清楚,他也不爭辯,只是淡淡的道:“你們開的都是中規中矩的古方,可是有用嗎?俗話說,凡重病必須得用猛藥,皇上,這樣吧,每次煎兩劑,小民先服一劑,一個時辰之后,皇后娘娘再服用即可。”
張小霖自己愿意以身試藥,眾太醫不得不閉上嘴巴。
在古代,擅自修改古方是大逆不道的行為,相當于否認古圣賢之方。
哪怕只在古方中添加一位藥,也必須由太醫院權威醫師親自操作,添加多少劑量,也必須由太醫院多人商討,否則,由于服用該方導致不良反應,加位者需負全部責任。
因此,醫者對于擅自修改古方或調整劑量之事,十分慎重,或者說十分忌諱。
好在張小霖只是一個小孩,加上他是醫圣傳人,且愿意以身試藥,眾太醫見事不關己,樂得高高掛起。
李世民不懂藥,他心里只知道一點,這個十來歲的小孩,絕對比皇宮里面這一幫廢物強多了,尤其聽到張小霖每一副藥自己先試服,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再說張公略全家八十余口,被重新帶回天牢,一個個長吁短嘆:“唉,好端端的一刀一個痛快多好呀,非得給整個凌遲處死嗎?”
一想起凌遲處死,整個大牢便是一片哭聲。
“好了,大家都不哭了,也許天佑我張家,事情會有轉機也說不定。”張公略的弟弟張公明勸道。
“要是其他人喊冤枉還有點用,小霖這孩子還沒學過醫呀!就是這幾天才硬逼著他背了幾天傷寒論,你說他這一鬧騰,會是個什么結果呀?”
張公略突然大聲道:“什么結果?反正都已經滿門抄斬了,還怕什么?過上一兩天,說不定皇后娘娘就好了呢!”
一家八十余口在天牢里吵吵嚷嚷一整晚,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昏昏然睡了過去。
早上,獄卒送了點稀飯饅頭,中午,居然有魚有肉。
張公略一看,莫非情況有點好轉?
張公略一家屬于頂了天的案子,全部關在單獨的天牢,外面發生了什么,一概不知。
一連幾天沒有任何消息,但是也沒有把他們押送刑場。
第四天,張公略心中大定,腸癰這種病,如果四天了,還沒有死,肯定已經有了轉機!因為那種疼痛下,沒有人能夠挨過四天。
“難道小霖這孩子,治好了皇后娘娘?”張公明不是醫生,這么猜測道。
“小霖?你就放心吧,他根本沒學過醫,怎么治病?肯定是太醫院那些太醫們,想出了良策,小霖只是為我們爭取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