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子,你去干什么?”不等張公略開口,那名太監回頭道。
“爺爺!”
“別鬧了,在家里等著。”張公略知道孫子不放心他,又補上一句:“你說的我記著呢。”
張小霖無奈,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坐上皇宮的馬車走了。
傍晚的時候,張公略又被皇宮的馬車送了回來,看樣子心情不錯。
“兄長,太上皇帝貴恙無大礙吧?”張公明得知張公略從宮里回來,急忙上前問道。
“呵呵,偶感風寒,有點咳嗽氣喘,當無大礙。”
張小霖在旁邊一聽,有點不對勁,難道爺爺沒有聽自己的話,又給太上皇處方啦?便問道:“爺爺,你開的什么方子?”
“那還不是大青龍湯嗎?”
“醫圣仲景爺有訓,曰:春不用麻黃,雖然現在已經是初夏,畢竟立夏不久,不知爺爺麻黃開了幾錢?”
“春不用麻黃?醫圣有這么說過嗎?我怎么不知道?”
其實,春不用麻黃,夏不用桂枝,是張小霖在《中醫雜志》上看的民間諺語,卻不好對祖父明說,只好借祖宗醫圣張仲景之名,不料張公略對醫圣傳承了如指掌,發覺這樣蒙不過去,張小霖急中生智,道:“素問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大青龍湯麻黃桂枝,發散陽氣,太上皇如果服用大青龍湯,明日必將脫陽,后天必死。”
張公略大驚失色,素問他當然倒背如流,里面果然有這么一句。
二孫子所言,春不用麻黃,真是至理名言呀!春夏皮膚腠理松蘇,發散之藥,確實不宜使用,過量恐亡陽。
張小霖見祖父面色變了,顯然說到他心里去了。
“祖父倒也不必過分擔憂,明日一早,太監必定還要過來延請祖父入宮,您大可推病不去,過了明天,一切自然沒事了。”
“萬萬不可,我輩醫者,既已知道病因,豈可貪生怕死,而延誤病情?”
“不是這樣呀,爺爺,太上皇此劫乃是上天注定,任何人無力回天,何必做無謂之犧牲?”
張公略遲疑了,他歷來不信鬼神之說,但孫子中午之言,是未卜先知呀?他可是看了太宗皇帝的面相,而斷定太宗皇帝近日喪父。
難道這世上真的存在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張公略首次對自己的認知產生了懷疑。
小孫子是他看著長大的,這次變故以前,別說什么醫學上的見解,他根本連病人都沒有接觸過,還在學堂學習三字經,弟子規之類啟蒙教育呢,怎么可能給他這個看了幾十年疑難雜病的太醫提供指導呢?難道這就是所謂天賦?看了幾天傷寒雜病論,聽自己講了一些醫學上的傳說和故事,便觸類旁通,一通百通了?
不可思議,實在是不可思議啊。
一邊吃飯,張公略還在考慮明天到底去不去皇宮呢?想起這事,飯菜頓時沒味了,如同嚼蠟一般。
吃完飯,張公略獨自在院子里徘徊,想起自己一生遭際,百感交集。
而張小霖此時已經吃完晚飯回到自己的房間,盤腿坐在床上,吞氣吐納,引導體內靈氣,循經脈一個又一個周天,不久,便已是物我雙忘,進入了一個玄之又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