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以前學過書法吧?”
“家傳,學過一點點,就是為了應付開處方。”
“你這字鐵畫銀鉤,剛勁有力,瘦而不失其肉,真是風姿綽約,自成一家,多加練習,你就不要刻意去學我的寫法了。”
“老師,我練習的很少。”
“不錯,假以時日,你的字會獨具一格,你必須多加練習,你的手不穩。”褚遂良一邊教他,一邊用手示范。
張小霖的接受能力很強,很快便掌握了毛筆的正確使用方法,幾頁紙下來,已經游刃有余了。
褚遂良越看越歡喜,連連點頭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你的這種字體,與老夫的完全不同,我的字大開大磕,力透紙背,而你的字卻靈動多變,用意不用力,意在力先,獨具一格,獨具一格呀。“
”老師,您乃是書法大家,過獎了。“張小霖看著自己歪歪斜斜的幾行毛筆字,有些不好意思。
”你的字是何人所教?“
”沒有人教呀,就是照著祖傳醫術上的字體寫的。“
”祖傳?你是說醫圣的字體?“
”對呀,就是叫瘦金體吧。“
”瘦金體,好,好字體,靈動快捷,記錄方便,好字!“褚遂良感嘆著,忽然瞇上眼睛,搖頭晃腦起來。
張小霖知道,褚遂良此時已經進入一種頓悟狀態了,不是修煉,是對書法的一種領悟,也許褚體和宋體的融會貫通,會使褚遂良的字更上一層樓,進入一個嶄新的境界。
用意不用力,意在力先,天啊,這不是太極拳的口訣嗎?難道我寫字不知不覺用了太極拳的柔勁?
接下來,褚遂良已經沒有心思講學了,張小霖的瘦金體,給他的沖擊太大了,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誠不我欺也。
不光是褚遂良受到了張小霖的啟發,張小霖野受到褚遂良的啟示,用意不用力,意在力先,毛筆在紙上越寫越流暢,最后竟如行云流水一般,已經初具行楷風格了。
褚遂良再次來到張小霖身邊的時候,已經驚呆了。
剛剛還是無比生澀的張小霖,現在居然落筆如飛,再看他寫的內容,更是眼睛瞪得滾圓,內心卻如波濤翻滾了。
只見棕黃色的宣紙上,行云流水一般寫下了一首詞,一氣呵成,很多地方筆跡相連,果真是風姿綽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諸遂良口中喃喃的念著,搖頭晃腦不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