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古時候就有嗩吶呀?
看到這個嗩吶,張小霖居然有了一個想法,送一個音樂盒吧,這東西大唐沒有,別人也做不出來,她一定會喜歡。
“好了,就拿這幾件東西吧。”
“你不是說要找禮物送給武家小姐?”
“可以了,就送這幾個吧。”
“送些這玩意?”張公略眼睛鼓起牛大。
張小霖拿著這些東西,急匆匆的走了出去,找了一家木器加工作坊,讓人照著銀盒子內面尺寸,制作了兩塊紅木版,厚約一指。
張小霖把龍筋拉直,用手指彈了一下,確定了哆來咪發唆等音符的精準長度,便在木板密密麻麻上訂了一些小鐵釘,按照生日快樂歌的樂譜:梭梭拉鎖剁細,梭梭拉索勒多..........一共二十五個音符,張小霖便在木板上釘了長短不一的二十五排鐵釘。
龍筋本來便是音樂大師已經制作好了的琴弦,張小霖把這一根龍筋纏繞在這些鐵釘上,手指從木板前方彈起,到最后一根弦結束,剛好把這首生日歌唱完,音符相當準確,張小霖十分滿意。
另一塊木板從正中間鑿開了一條縫隙,把那張小弓固定在木板的一端,弓弦剛好在縫隙位置上,一個小木鉤從縫隙中伸了進去,剛好扣在小弓的弦上。
兩塊木板合在一起,拉開弓,再松手,鉤住弓弦的木鉤底部就會從這二十五根琴弦上劃過,一首生日快樂歌就會奏了起來。
看著這二十五根弦,張小霖忽然想起一首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也許現在就是當時吧?
錦瑟本來也是二十五根弦,無端,是指弦斷之后,變成了五十根弦。居然與自己制作的這首生日快樂歌如此巧合?
張小霖心想,這詩真是太貼切了。突然一時心血來潮,當場叫來筆墨紙硯,揮筆寫下了這首詩,又從須彌戒中取出一瓶益壽丹,看了一眼,里面居然有十幾顆,便倒出一顆,有找了一個空玉瓶裝好,密封,讓木工師傅在木盒子里面隔了一塊,把詩和丹藥裝在里面,這才吧整個木盒組裝起來。
裝好之后,張小霖試了幾下,音符是全部奏出來了,但是速度太快,聲音太小了一點。
聲音小了他早有準備,把嗩吶的喇叭取了下來,準備通過喇叭擴音。
最大的問題就是弓弦回位的速度,張小霖想了一下,便在木板里面的縫隙上,加了一條木槽,把拉弦的木鉤固定在木槽里面,人工制造了一些摩擦,果然,弓弦回位速度慢了一倍以上,聽起來像模像樣了。
張小霖看了一眼,還是快了一點,便又在木板外面也加了兩道木槽,爸木鉤外面部分制成一個長條形小木板,嵌在木槽里面,摩擦加大了,弓弦回位時間更加緩慢了,基本和古琴彈奏的節奏差不多了。
兩塊木板徹底固定,三面密封,留下一面開口,嗩吶拆下來的喇叭便裝在開口處,再把其他縫隙全部密封起來,在拉開弦,聲音放大了幾倍,木工師傅看著自己親手做的這個小木箱,居然能演奏音樂,登時目瞪口呆。
“把這個銀盒子裝在木箱上。”
木工師傅一看,純銀的盒子!
把銀盒子蓋盒底部分別放在木箱底部和面部,大小居然剛好,張小霖用神識看過的,當然是嚴絲密縫。銀盒子蓋子也開了一條縫隙,把木鉤露在外面,喇叭固定好之后,也做了一些必要的裝飾,顯得高端大氣,古香古色。
一個簡單的音樂盒終于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