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張小霖一行,繼續南下,到達長沙郡,張小霖特地到自己幼年生活的地方,醫圣祠去看了,“圣圩”的石牌還在,“文官至此下轎,武官至此下馬”的石碑依然梳理在圣圩旁邊,時過境遷,至于是不是還有文武官經過此地時,特地下馬下轎不行,就不得而知了。
張家大部分都已遷到長安城了,這里只剩下幾個守護舊宅的老人,張小霖每人給了一些碎銀,幾貫銅錢,讓他們繼續看守。
一行人沿著湘江南下,不久便到達溈江交匯口。
溈山派入口便在溈江的源頭,只需沿著河堤走到盡頭即可,但馬車已經無法通行。
納蘭凝煙和覺遠等人均系武者,行走在崎嶇的小道上,如履平地,看似一步一步的走,實則速度極快,一眨眼,便已在數丈之外了。
相比之下,水霏霏和春蘭跑得氣喘吁吁,一會工夫,便不見了他們的蹤影,好在張小霖一直陪著他們慢慢的走。
溈江九曲十八彎,蜿蜒曲折,有時眼看著前面不遠處有一棵大樹,可想走到樹下休息一會卻要繞上半天。
張小霖看著這個沒有吃過一點苦的千金小姐,居然咬緊牙關堅持了大半天,心中也有些佩服。
晌午時分,張小霖等三人來到一處開闊之地,此處江面一望無際,看不到對岸,唯見江中間有兩個大島,江上煙波浩渺,漁舟如織,一派熱鬧繁華之景象。
三人走近一條漁船,船上一個古稀老翁和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正在吃飯,見張小霖等人進來,小女孩瞪著圓圓的眼睛,看著張小霖和水霏霏主仆。
張小霖看著小案幾上香噴噴的白米飯和一大盆小魚蝦,看上去小魚兒煎得金黃,湯水卻呈乳白色,上面姜蒜紫蘇散發出濃濃的香味,不由食欲大振。
水霏霏和春蘭也看得直咽口水。
張小霖忽然看到案幾下面放著一個瓷壇,卻是一個越窯青瓷壇子,不禁大是奇怪。
越窯青瓷是江浙沿海一帶出的,和這里相隔數千里,這里怎么會有越窯青瓷呢?
老翁見張小霖目光盯著這壇美酒,不由得意的笑了。
“老丈,在下想租用老丈的船去溈山,不知是否可以。”
“租船去溈山?那可是逆水行舟,十分緩慢,還有幾處險灘,無法渡過,老朽年邁體衰,還請公子另請高明,免得耽誤公子的事。”
“無妨,我來劃船,老丈您老坐在船上便是。”
“你會劃船?”
“不錯,不管能不能到溈山,這一貫錢都不用退,您老只需在船上做一些飯菜即可。”
老翁一看,心中大喜,一貫錢!那得打多少魚啊!當即答應道:“公子出手真是大方,老朽要再推脫,就是不識趣了,好,竟然如此,老朽便陪這位公子走一趟。”
“老丈,據在下所知,這壇美酒應該是沿海地方的吧?”
“不錯,公子眼光不錯,見多識廣啊,這壇酒可是我兒子從越地捎回來的,據說是當地很出名的一種酒,每家每戶都有,要封存十幾年才能飲用,當地人家有女兒出嫁,都必須以這種酒作為嫁妝,所以,這酒又叫女兒紅,我都舍不得喝,每次只喝一小口,主要是太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