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有學院的首席生并沒有意識到自己一語成讖。
距離她與尼古拉斯座位不遠的另一張書桌后的兩個學生,現在的確不舒服。
只不過,他們并不是對公費生幫吊尾車補習功課有意見。
事實上,另一張書桌后的某位學生暫時還沒有注意到兩個偷偷補習功課的同班同學,他只是單純對這座圖書館很有意見。
“我并沒有迷路”鄭清壓低聲音強調著,一邊胡亂翻檢面前的書籍,一邊抱怨道“我只不過多找了會兒書這也能觸發報警裝置”
“你不是找了一會兒書。”在他對面,蕭笑摸出自己的計時器,敲著上面的數字,嘲笑道“你已經在書架迷廊中消失兩個小時了。對于第一次進入圖書館的新生,消失一個半小時以上就會觸發緊急警報。估計這幾天迷失在圖書館里的新人有點多,所以管理員遲了小半個鐘頭才去找你。”
鄭清憤憤不平的噴著粗氣,沒有吱聲。
的確,剛剛如果不是圖書館的管理員前來接引,他恐怕仍舊靠著那個冰冷的書架發呆。
入校十多天,這是他第一次進入圖書館。
在第一大學流傳這樣一種說法
“如果說神祇的塑像與祂們的圣言是亞特拉斯學院的信仰;那么高貴的血脈與卓越的天賦就是阿爾法堡的信仰、鐵與血則是星空學院的信仰;只有九有學府,圖書館是這里的教堂,書本與考試是九有的信仰。”
對于一名九有學院的學生,如果入學后不去一次九有的圖書館,就仿佛一個虔誠的信徒終生未去圣地朝拜一樣,是令人抱憾終身的事情。
雖然在入館之前聽了許多警告與傳言,但只有進入館內,鄭清才真正意識到這座圖書館是多么大、藏書有多么豐富。
連綿起伏,叢山疊嶺,令人望之而敬畏,心馳而神往。
這種用詞絲毫也不夸張。
作為第一大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學院,九有學府有很多值得驕傲的地方。
其中最讓其他學院學生們羨慕的,就是書山館了。
書山館是九有學院的圖書館,但它的館藏堪比第一大學圖書館。
以至于巫師界中一直流傳有世上書有十卷,第一大學共八卷,九有獨占五卷的美譽。
在驕傲的九有人看來,這種言辭并不夸張。
書山館位于學府的中院與后院之間。
在館前不遠處,就是靜泊的臨鐘湖。坐在圖書館臨窗的書桌后,放眼望去,浩渺的臨鐘湖盡收眼底,甚至湖心島那座潔白的七層小塔上掛著的金色鈴鐺,有時候都能通過反射的陽光觀察到。
整座圖書館的建筑呈山形,東西走向。
入口在大樓一層大廳,前后各開一正兩副三個門,方便九有學院的學子們出入來往。
北正門入口擺著一個青銅雕塑,據說是由巫師聯盟的大巫師會議贈送。
那座塑像主體是一位長須老者,一手扶木杖,一手不釋卷;老人身旁是一對男女童子,黃發垂髫,手托一臺精巧的司南;老者腳邊立著一塊小碑,上面鐫著一串銘文,寫著信念是你徜徉知識海洋的司南。
南正門入口是一個屏風,上面勾勒著整個圖書館的平面地圖。左右立有高大的朱木堂柱,上掛一副楹聯,便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這幅對聯上下兩句比第一大學的校訓各多了三個字,其中勤與苦兩個字卻更清晰體現了九有學府的辦學理念。
從主教樓出來,經過臨鐘湖而來的學子們,進圖書館便能看到這幅對聯。
一層的大廳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沙盤,里面顯著九有學院的全幅景觀。主教樓、校醫院、食堂、書山館,乃至于東桃園、西華苑、蘊芳園,甚至湖心島上那座七層小塔、碼頭邊停靠的舴艋小船,所有的亭臺樓閣、圍墻走廊、游園小街都一一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