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出地方來,再撥了安家銀子,之后慢慢收拾也就是了。未必非要立時就搬出宮去。只是宜妃對十一這個外甥疼得緊,兩個親生的都要靠邊站。總是擔心這,擔心那,護犢子的不行。
“姨額娘說的是,回頭我便去內務府看看,最好離我或是五哥近些的,兄弟們住的近了,也能互相照顧。”
“我覺得住莊子就很好。”十一想了想,對二人說道,“城里人多,不如莊子自在。”
郭貴人聞言白了兒子一眼,莊子再好,你還能一直住在莊子上不成
一時又說了些細節,郭貴人便催十一和九爺離開了。
畢竟都是成年的皇子了,當今不在宮里,逗留太久到底不好。
出了翊坤宮,十一又跟九爺說了一回薛蟠要參加武試的事。然后兄弟倆才一個回阿哥所,一個出宮去。
四爺那里也收到了消息,在收到消息時,四爺便叫他悄悄組建的情報組織粘桿處去徹查此事了。當今出京,京中政務交給了三,四,五,七,八這幾位年長的阿哥。能照例辦理的小事他們就辦了,不能的就千里飛騎送到御前。得了這樣的消息,若不查個底朝天,做到心中有數,防患于未然,那也就不是四爺的性子了。
較真,克已,親力親為,謀定而后動。
然而叫四爺沒想到的是他今日剛從戶部回府,就聽說老九已經等候多時了。
九爺按著郭貴人給的提點,將昨日收到的消息跟四爺學了,又問四爺要不要上個折子跟他老子說一聲。只是沒頭沒尾,沒證據,光憑一個私逃的戲子就指證當朝忠順王,有些說不過去呢。
四爺也是這個意思,不然也不會派人去查了。九爺將鍋甩給四爺后,便準備拍拍屁股走人,不過剛起身就被四爺叫住了。
九爺去看四爺,四爺轉動拇指上的扳指,沉思了片刻仍是什么都沒說的將九爺打發了。
九爺一頭霧水的出來,看一眼身邊的秦八兩讓他去打聽打聽最近有沒有他不知道的消息。
跟老四有關的。
秦八兩明白的應聲走了,九爺騎上馬,看了一眼身后的大門才驅馬離開。
轉天秦八兩就打聽到了些消息,屁顛顛的跑到拿著帳本對帳的九爺跟前,一通小聲嘀咕將得來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跟九爺說了。
九爺呲了下牙,低聲罵了一句什么。然后才一臉肉疼的從身后的架子上拿出一個雕花匣子遞給秦八兩叫他給四爺送去。
“你跟老四說,爺這是借他的。借他的,不是借皇阿瑪的。”畢竟兒子不能從老子討債,卻可以從兄弟催帳的。
秦八兩接過匣子,看著九爺那心疼得五官都皺到一塊的臉也不由跟著心疼起銀子來了。
前面有個八爺,這會兒又多了個四爺。八爺好歹還能跟著他們爺說幾句兄弟情長,這四爺連張下口都不用,嘖嘖嘖,都是食金獸轉世的吶。
在秦八兩看來,九爺給五爺和十一花銀子,那是天經地義的事。給十爺花銀子那也是情份到了,無可厚非。可給八爺和四爺這兩個外人花銀子在他看來那就是吃虧,吃大虧了。
九爺何嘗不是這么想的呢。
可剛甩鍋老四,這不是心里有些過意不去了嘛。
其實四爺也不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