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不提簽筒,妙玉還想不起來。一提簽筒,妙玉對寶玉的厭煩值再次漲停板了。
想到那些日子被搖簽筒和補充簽條,解簽語支配的恐懼,妙玉的靈魂都在顫抖。
然而寶玉的心情卻剛好與妙玉相反,他見左晞笑著對他說話,跟得了二兩陽光一般,瞬間燦爛了。
拍著胸脯應下簽筒的事,又一臉討好的湊到左晞跟前與左晞一塊欣賞墻上的畫。黛玉覺得再叫左晞這么弄下去,妙玉真有可能給她一壺熱水,于是沒話找話的問起了妙玉的事。
你從哪來呀,你是哪里人呀,怎么就出家了呢。
“巧了不是,我三歲時也有對賴頭和尚和跛足道人跑我們家,說了一通瘋瘋癲癲的話,還要化我出去。”頓了頓,黛玉又說道,“我聽說那賴頭和尚和跛足道人都是慣犯,專拐好人家的女孩出家。”
林家在京城有宅子,當初那兩人被捉的事也傳得了許久。等林家上京后,黛玉一家自是也聽了一耳朵。
湘云見黛玉說起那二人,不由想起前幾年京城里流傳的消息“這個我也知道,聽說舊年在京里行騙,被官府抓了個正著,如今還沒放出去呢。要我說,這種人就應該關一輩子。”打著菩薩的名義,拐賣婦女兒童,拆散人家骨肉親情,殺了都不可惜。
“竟還有這樣的事。可惡,實在可惡。”寶玉頭一回聽人說起,想到黛玉都險些被拐,又忖及那些已經被拐的無辜女孩,當即跳著腳的一通罵。
左晞摸了摸鼻子,覺得他們說的就是兩碼事,不過卻沒跟她們說什么,而是提起了金陵的英蓮。
不過左晞沒直接提甄士隱和英蓮的名字,而是用了化名。
“我到是知道件事,也是那對骯臟僧道干的。那女孩也是出身鄉紳之家的女兒,家里富余,父母慈愛,田產奴仆都有,小姑娘生的也是人見人愛,聰明伶俐。那對僧道知道了非要叫人家父母舍了這個女兒。人家父母不舍,他們不光拐了那家的女兒,還將人家思女親切的父親給拐出門去了。如今還不知道是在哪個犄角旮旯找孩子還是被他們謀害了”
其實就是將甄英蓮被拐的事推到跛足道人和賴頭和尚身上后,還說他們連四五十歲的中年大叔都不放過,極盡可能的再給這倆人潑了盆臟水。
“阿彌陀佛,歷劫歸來,母女團圓,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只是好好的一個家卻被人生生拆散,實在可嘆可悲。”
“誰說不是呢。”
從妙玉出家到黛玉險些被拐,再到英蓮被拐受盡磨難苦盡甘來,話題早就已經偏離了軌道。等到賈母那邊吃了茶,已經帶人離開櫳翠庵,又有婆子來回時,左晞幾個才發現他們已經在妙玉這里呆了許久,也應該跟著賈母離開了。
妙玉想到劉姥姥,心里嫌棄她粗鄙,張了張嘴剛要說什么,就見左晞一雙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她。沒由來的心慌了一下后,瞪了左晞一眼,就吩咐那婆子“茶杯都不要了,連著那兩只畜生一并給了那個鄉下姥姥吧。”
想到那兩只小雞崽,不光嘰嘰咋咋,還到處排泄,妙玉就忍無可忍的又瞪了左晞一眼。
左晞“”
好嘛,這不光是瞧不上劉姥姥,這是連他們所有人都排除在外了呢。
因妙玉沒說什么太難聽的話,或者說她嫌棄所有人的舉動在左晞的接受范圍內,左晞也沒對妙玉采取矯正訓練,而是將早年左晞媽媽說的那段話一字不露的學給了妙玉聽。
我們現代人還能吃化肥澆灌的糧食,你能嗎
劉姥姥極有分寸,在榮國府里吃過,轉過,玩過后,轉天就回家了。
這一次回家,劉姥姥的收獲比上次還要豐盛許多。光是妙玉給出去的那套茶杯就值不少銀子。只是看著那兩只裝在籃子里的小雞崽,劉姥姥則是滿臉的疑惑。
咋,城里人還興養這個了
旁人有送東西的,有送物件的,黛玉那里包了二十兩銀子,送的到是中規中矩。
左晞叫鶯兒去鋪子里拿了一箱子粗布尺頭,又送了兩套府中大丫頭用的梳妝匣子以及兩大盒宮花和兩本繡花樣子給劉姥姥帶回去。
比不得榮國府里送的東西貴重值錢,卻是他們普通百姓家常用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