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床上的帳幔怎么放床頭那里支個架子就好了嘛。好多影視劇里不是都有那種樣子的床。
再有貴妃椅,羅漢床,這些其實都可以做個軟包的。用皮子或是上等粗麻布包著棉花將靠背和坐椅都裹上,誰還知道包在里面的木頭是什么的呀。
而且家俱都包起來了,用著又軟和又舒服,還不用再另外做墊子了。
至于那些不能軟包的,像是炕桌,圓桌和書案這一類的。還可以搞內嵌嘛。
除了書案,像是炕桌和圓桌,凳子這些,可以直接去瓷器店訂做幾個桌面,或是方的,或是圓的,上面畫上山水畫,或是寫上幾首唐詩宋詞,最后以此為桌面鑲嵌到桌子腿上。
頂門立柜這種,去玻璃廠或是琉璃廠買大塊玻璃或是琉璃當柜門。若是能買到那么多的鏡子當柜門就更好了
人的思維其實是固化的,他們的意識里有錢人是不會穿戴假貨的。同理,百萬豪富的薛家在世人眼里,應該也不會是差錢的那種人家。
算上那座小金山和七大箱金磚以及旁的陪嫁物件,世人看到這些家俱時,也不會想到這些怪異,另類的家俱是因為薛家趕婚期,缺木料。
此時,左晞給薛姨媽婆媳打開了新思路后,這二人再根據她們的見聞對左晞的想法進行補充。例如在床腿,凳子腿或是桌子腿一些或明顯,或不起眼的地方雕刻相同的花樣,讓人一眼看過去,就知道這是一整套家俱,而不是東拼西湊出來的。
左晞猛點頭,這個可以有。
三人又仔細合計了一番,發現在成本沒有增加多少的前提下,需要用到的木料竟然正好是三分之二。
也就是說,她們現有的木料就足夠給左晞打出一整套家俱了。
而且又因著用了不少非木料的原材料,家俱的制作工期也被大大的縮減了。
讓婆媳倆最犯愁的事解決了,二人又說起了嫁妝里的各色針線來。
按理,除了陪嫁各類料子和皮子外,還需要做上百八十件新衣裳,讓新娘帶到婆家穿去。
完顏氏成親的時候都做了六十套,輪到左晞怎么也得一百二十套起做吧。
然而左晞卻直接拒絕了。
只做十六套春夏穿的新裳就好,其他的都用料子代替。
別看這個時代的大姑娘小媳婦平時都不怎么往街上逛,可每年還是有不少流行的東西在貴圈里傳遞的。每年流行的樣子和料子都不同,一口氣做那么多套衣服,沒等都穿完就都過時了。自己不喜歡,穿出去還會叫人指指點點,最后說什么的都有。不穿吧,還浪費,久而久之最后就真真成了壓箱底的東西了。
在左晞看來,過完年叫人做上十六套春夏裝放到嫁妝里,足夠了。有那個功夫,還不如多做幾套被褥,繡些帳幔呢。
行叭,大姑娘有自己的主意,旁人也只能隨她。
“那首飾呢首飾也得先選了樣子,叫人細細打出來才好。”這也是個費時的事。
“嫂子剛家來還不知道,我院里養了一對老夫婦,就是專門給我打首飾的。成套的首飾打了好多套了,回頭再叫他們多打些就是了。左右有他們在,我還能缺了首飾戴不成。”頓了頓,左晞才又說道“不過一套都不在外面采買也不像那么回事,嫂子看著來吧。”
薛家最大的好處就是有著極多的鋪子,想要什么只拿了鋪子里的進貨單就能在極短的時間里備齊所需一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