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殿里,不光宜妃和郭貴人,五九兩位阿哥和他們的福晉也都早早等在了這里。
看到左晞與十一進來,幾人都沒起身,不過臉上的笑容卻又多了三分。
宮女拿來蒲團,左晞跪在十一右邊給上首的宜妃和郭貴人行禮。
十一兩跪六叩,左晞四肅二跪二拜。待禮畢,宜妃也沒像當今那樣喜歡看人腦瓜頂,直接喚他們起來了。二人起來后,又分別給起站起身的五九夫婦們行平輩禮。
待左晞與十一坐下,宜妃與郭貴人還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站在左晞身后不遠處的一位嬤嬤。見那嬤嬤對她們輕輕搖頭,二人便知左晞與十一并未圓房。
收回視線時,不禁對視了一眼。
她們多少有些得隴望蜀了。
收回心神,宮女們重新上茶,上果點。宜妃和郭貴人都一臉欣慰的看向十一與這對新人說話。二人慈愛的目光十一獨得九成,左晞也得了一分。得了宜妃和郭貴人幾句慣例訓示后,不光十一和左晞,五九那兩對也得了宜妃和郭貴人幾句兄弟和睦的話。
左晞有些口渴,又不敢喝太多水,怕沒處解手。于是只喝了半杯茶便不肯用的坐在那里聽宜妃和郭貴人與他們說昨日成親的事。
誰來了,誰沒來,宴如何,酒如何,戲又如何。八福晉自然而然的被幾人拿出來批評了一通,郭貴人和宜妃還頗為解氣的罵了一回。
在自己家耀武揚威就得了,還偏偏跑外面來撒野,真是馬不知臉長,慣出來的毛病。
左晞一邊聽,一邊點頭,時不時的附和一兩句。她手里也沒閑著,剝了兩個龍眼,然后又極為自然的遞給了坐在她旁邊的十一。之后自然的拿起一塊條頭糕,本來是想要自己吃的,但怕吃完又口渴,不好放回盤子里就順手又給了十一。
還是你吃吧。
用手拿過的點心再放回盤子里,怎么看都不講究。所以左晞遞給了十一。十一也不推遲,左晞遞給他什么,他就接過來吃什么。一屋子說話的人,就看到他倆在那里活忙,心中好笑,又有些柔軟。
說了一回話,左晞幾人才跟著宜妃和郭貴人往太后的寧壽宮去。寧壽宮離翊坤宮有些距離,眾人花了些時間才到地方。
老太后是蒙古人,聽說只會說蒙語,五阿哥養在她跟前,學漢語都比旁人晚了好幾年。
現代人時常說語言環境,說是許多不會外語或是外語不好的人去國外呆幾年,回來都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將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丟到一個漢語的環境中生活,幾十年下來,能不會說漢語也因此左晞是不相信老太后不會說漢語的。而且左晞記得順治朝的一些影視小說,來了這個時空也了解過一些順治朝的歷史。老太后是順治廢妃的親侄女,正經的蒙古貴族。這樣的女子怕是一出生就注定要走上聯姻的路。
學漢語不下于學規矩,所以左晞猜測,老太后定是學過漢語的。
人家會說卻可以隨心所欲想不說就不說,反正總有很多人像當初的她一樣,苦學蒙語,擠破頭的要去人家身邊當差。
想到這里,左晞眉頭微微動了一下,越發覺得身份是個好東西了。
太后性子很好,與當今感情也極深,雖有喜好,卻從不為難人。加之她不懂漢語,身邊負責翻譯的老嬤嬤又是個半吊子,太深奧的話不是沒翻譯出話里的意思,就是只翻譯了字面的意思,總之好多想要走她關系的人都鎩羽而歸了。老太后越省事,當今對她就越敬重。當今以孝治天下,做為當今的嫡母,太后的日子可想而知了。
這會兒左晞跟著翊坤宮一脈來給太后請安,左晞按著規矩和十一再次給太后跪拜后才被叫起。
左晞原本還想要炫耀一下她這些年自學出來的蒙語,但打想到太后未必聽不懂漢語后,便歇了賣乖的心思。
病保戶家屬不需要太伶俐。
拜見了太后,行了禮,得了賞賜。左晞又給特意等在這里的德妃,惠妃,榮妃以及良妃和賢妃請安行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