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舅唯王仁莫屬,旁的需要猜測和競爭上崗,他卻是再不用了。而這個奸兄是誰人選是真不少。
最開始的時候,左晞下意識的以為是賈環。可賈環按輩份是巧姐兒的叔叔,所以左晞便按著輩份扒拉了一回手指,寧國府的賈蓉,與小紅生情的賈蕓,管了廟里僧尼差事的賈芹以及李紈之子賈蘭等。
如果左晞沒記錯原著,那么榮國府遭難前,寧國府就先一步倒霉了。寧國府都倒霉了,賈蓉如何逍遙法外,又如何有機會賣了巧姐兒賈蕓與小紅仗義探庵,未必能干出這種事來。而賈芹,一個旁支子弟,人壞到了一定份上,到也有可能,只是他與巧姐兒無論血親還是旁的都隔得遠,怕是有心也無力。思來想去,說不定這個奸兄就是賈蘭了。
心里升起一股要小心提防的情緒后,左晞還當真動了些人脈關系將賈蘭送到了之前說的那所書院去。
先用思想教育打底,總是不會錯的。
賈母上了年紀幾乎不出門了,李紈是寡婦也不方便登門,賈蘭不在家,王夫人又被左晞嚇破膽了。榮國府這般,王夫人心里仍舊不想疏遠薛家和左晞,又因著左晞為了黛玉的事親自上門講道理做的承諾,王夫人思來想去,最后一咬牙便將寶玉祭了出來。
我的兒,你去給你姨媽請個安去吧。
別說,對著寶玉,尤其是寶玉那雙極為干凈的眼睛時,無論是左晞還是薛姨媽都說不出太難聽的話。這想到寶玉那個太子的身份,無論是薛家還是十一貝勒府,又都不好太親近。
見不好,避而不見也不好。左晞抿唇對著鏡子抹口紅,最后終于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什么辦法呢
有事夫君服其勞呀。
丟給十一不就行了嘛。
被左晞當成辦法的十一,爽快的應了下來。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辦法,總之自那之后寶玉再也沒登過薛家的門就是了。
榮國府那邊好應付,王家那邊也不難。因為王子騰夫婦最終采納了左晞的建議,今年五月末的時候就跟薛姨媽和左晞辭行,闔家回南了。回南后,王熙鸞母女還給薛姨媽和左晞分別寫了封報平安的信,之后親事雖然一時半會兒沒說定,卻已經開始過起這種與曾經落差極大的日子了。
不用為了那門親事再辛苦維護世家豪門的架子,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瞬間便輕松了許多。在縣城安家后,又因為周遭的鄰居都是普通人,讓他們隱隱有高人一等的感覺,在心理上給了他們一家一點安慰。
獨木不成林,王家宗族和王仁父子又都靠不住,王子騰夫婦為了女兒著想,也不敢舍棄薛家和左晞這門親戚。時常叫人送封家信,中秋還叫人往京城送節禮,擺出了親戚往來的架勢。
左晞也不是那種為了點事就非要老死不相往來的性子,雖然隔閡嫌隙已生,但王家擺出這種架勢,左晞也沒拒人千里之外。
收了信,雖不會次次都給回信,但收了節禮后,卻每回都會按著王家送來的禮備一份回禮,有時的還會再添上一兩成叫人大張其鼓的送到那邊去。王家與京城親戚有來有往,讓整個縣城的人都知道王家在京城也是有貴親的,不知情的地頭蛇們都要忌憚幾分,不敢欺壓。
就像當初在金陵,薛家需要借王家和榮國府的名頭彈壓薛家旁系親戚一般,如今不過還回去罷了。
榮國府和王家都變得乖巧知禮后,就顯得薛家宗族的旁系親戚和薛大嫂的娘家人多少有些不懂事了。
薛大嫂那邊的親戚雖然吃相難看,也忘了當初薛大嫂一臉血離開的那決絕一幕了,但不要緊呀,他們忘了,薛家和左晞卻沒問。左晞問過薛大嫂,要不要來個衣錦還鄉小人得志,回娘家作威作福的戲碼,她可以友情打臉劇本。薛大嫂聽了也笑笑,她如今滿心都在兩個兒子身上,才懶得搭理那邊呢。
左晞見狀,就將這事接了過來。正好薛大嫂的父兄在朝為官,既怕名聲被污,也怕上升之路被人圍追堵截,家里還有兒女未結親,也怕左晞再在公開場合說點什么,影響兒女親事。所以左晞不過稍做暗示,那邊就明白了這邊的態度,老實本份再不敢造次了。
不過最叫左晞氣不打一處來的,卻是薛家這邊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