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晞也知道這馬車造型有些另類,將馬車停在這里后,便叫人拉了圍幕遮擋視線。后來總有人上門拜訪,想要一探究境。左晞不勝其擾便叫人將圍幕撤了。又在門房那里放了個牌子,上面寫了想看馬車的就自己去看,不必為了這事登門拜訪了。
話雖然不是這么直白,但意思卻是這個意思。
牌子跟后世運動會禮儀妹紙舉的那個牌子差不多,誰來了就將那牌子往前一舉。到也還了左晞和十一三分清靜。
此時當今帶著人一過來,便看到了停在這里的馬車。背著個手,圍著轉了一圈。
馬車上安了玻璃窗戶,雖掛了一層紗簾,但若湊近了看里面,馬車里面的布局也能清晰可見。因此馬車門便用大銅鎖鎖住了,可以隨意看,就是不能進里面參觀。
當今轉了一圈后,看了一眼李德全。那李德全立馬叫人往五爺府里遞話。
不巧的是左晞和十一沒在家,倆口子去逛附近的溥仁寺了,好在馬車的鑰匙留在府里了。今日是小于子串休的日子,一聽說當今來了,連忙拿著鑰匙小跑過來。
“給您請安。”一來就給當今行了個大禮,因侍候左晞時間久了,也聽了些左晞的歪理,所以這會兒小于子只給當今磕頭卻不敢直言當今稱呼。
左晞說過在大街上大喊萬歲爺的,那都是給刺客和有心人打前戰,怕旁人認不出正主的。
李德全見當今沒表示,便站出來輕喝了小于子一句,“還不趕緊麻利的將門打開。”
一聽這話小于子手腳麻利的爬起來,三步并兩步的踩上上馬車的臺階將馬車門打開。
對門的兩扇木門被推開后,小于子先一步上馬車,將關上的窗戶都打開通風后,這才恭敬的站在馬車門口恭請當今入內。
馬車后面的更衣區和中間的床鋪區是用推拉門分隔的。但中間和前面的區域卻是簾幔做了簡單的區分。這道簾幔平時掛起來,用的時候再放下來。因此兩個區域在視覺上就有一種通透的感覺,也就不顯馬車太過窄小了。
當今四處轉了轉,又發現馬車的墻壁有些與眾不同,伸手按了按不禁問道“這是”
“回萬歲爺的話,福晉怕路上太吵,叫人用棉花和皮毛做了隔音墻。”小于子機靈著呢,一見當今問,立馬笑著回道“便是宿在野外,我們爺也能睡個好覺呢。”
我們福晉賢惠著呢
當今聞言只隨意的點了兩下頭,伸手在玻璃窗戶上敲了兩下,又看了一眼外間的小書架,這才背著手下了馬車。
早前當今就得到消息,左晞他們一天走不了多少路,一天三頓飯,一頓都沒落下不說,每天午膳后的午睡也是一日不綴。出發晚,安營扎寨的又早,時不時的再停下來駐足賞景或是逛逛沿路的名跡古剎,花了一個月才走到承德,也算速度快的呢。
馬車下的履帶,還有驅動履帶前行的齒輪軸承這一類都是一看便能明白些原理的。馬車較長,但履帶卻不是通長的,而是前后左右分了六條履帶。彎腰看了一下履帶與馬車車廂之間的關聯,當今又發現這些履帶的活動性很高。再看,又發現了密密麻麻旋轉彎曲的竹子
對這輛馬車的制做原理多少心里有數后,當今也沒進府里,又帶著李德全等人繼續在街上閑逛。
左晞這邊,與十一逛了一回廟會,又在街上買了些承德特產,便坐著馬車回來了。
左晞和十一坐的這架馬車原是他們家常坐的那架,這次出門也一并叫人趕了出來,為了就是這種近距離出行方便。
回府后聽說當今來了,二人對視一眼紛紛擺出一副太遺憾的表情后,便該干嘛干嘛了。
翌日,并不是一個宜出行的日子。但二人仍舊叫人套上車,并且換了一條路線往京城去了。
來時是左晞做的路線,回去則是十一規劃的路線。路線定下來后,十一便將路線給了府中負責給他們沿路送京城食水的管事,由著他們安排食水以及回京路上的住宿。
二人仍舊是一路游山玩水的回去,又因為盛夏炎炎,時有陰雨綿綿,他們回京城的速度比來時又慢了一倍有余。
夏天瓜果多,對于一個現代妹紙來說,穿越到了這個時空也就只有夏天才能吃到很多瓜果了。左晞每天都叫人采買水果,有時候還會像在現代的時候切上一大塊西瓜放在盤子里用勺挖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