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年的萬壽節禮和給太后,宜妃姐妹以及其他相熟人家的賀禮,壽禮里只要有那么一兩件玻璃制品的東西,是不是就能省下采購時間和中間商的費用
有這么一間琉璃廠,自己用來方便,平時再接些訂單或是將左晞訂做過的那些東西,挑有市場價值的再制上一批,然后送到鋪子里賣,不說贏利吧,最起碼琉璃廠的運作成本是出來了。
再說說她養的那些手藝人吧。
你去單獨找他們訂做一件東西,就是一件東西的費用。可你將他們養起來,常年累月的給你做東西,也只需要一點高級技工的月例銀子。孰多孰少,傻子都知道怎么選了。
他們做的東西,足夠左晞自用和送禮了。多出來的,還能挑不喜歡的送到鋪子里去賣。
而這些手藝人呢,他們拿的是保底工資,逢年過節還有賞錢,做的東西招上面喜歡了,還另有獎勵。最重要的是得一個安穩。
這個時代不像現代,辦個營業執照,就能開個小鋪子,消消停停的做生意。這里做生意,三教九流,街面上的各中奇葩事以及繁重的商稅等等事壓下來,底層手藝人的日子可沒小說里寫的那么美好。
可以說,左晞跟他們這就是互取所需的合作。
最后就是左晞的還人情之舉了。
左晞時常會讓人將自己想到的,又覺得味道不錯的菜送給九爺。九爺手里有酒樓,能用得上的,就會在酒樓里賣一陣。
還有一些東西,九爺看到了商機,便來問左晞,左晞也從來不藏著掖著,哪怕是她知道告訴了九爺,九爺可能會大發一筆財,左晞也從不嫉妒藏私。
這是人情,是送九爺的,也是還九爺的。
九爺沒坑薛家,九爺待十一又好,光是沖這兩點,左晞都沒有不送的理由。
而九爺呢,他本來就是個重手足的,他又因此掙了錢,待左晞和十一自是不會小氣。
一來二去的,有來有往,左晞他們與九爺一家走的更近了,而九福晉這個嫂子也不會對九爺總拉扯兄弟有微詞了。
其實有些事情,左晞在做的時候并沒有想那么多,想那么深遠,可這些事情做著做著就成了如今的局面,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這會兒,左晞為了自家安全著想,在侍衛的保護圈外面再套一層群眾的力量。他們家的安全指數上來了,群眾的幸福指數也提高了。
家中男女老少都被里正組織著干活去了,有的人家一下子能出四個領工錢的,有的人家雖然只能出一兩個領工錢的,可這工錢卻是家家戶戶都能領到的。有了這筆工錢,大家都能過上一個好年不說,還能再攢下一些給兒女成婚嫁娶用。
這樣的日子好嗎
自是好的。
可這樣的好日子,是有前提的,必須是左晞和十一好了,他們才能跟著好。
這些道理眾人心里都門清,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是真心實意的盼著左晞和十一能長長久久,長命百歲。
情況就是打左晞吆喝了村民動起來后,這塊地方就被護得水泄不通。別說亂黨了,就是普通的行腳商路過這邊都會被人從頭盯到腳,一直目送數里地去。
安全有了保障后,左晞和十一在別院的生活更是進入佳境。春天那會兒一通瞎折騰,沒想到竟然真的讓二人在玻璃房里養活了幾株熱帶果木。
左晞看著那些大小不一的熱帶水果,感動得眼淚汪汪。
終于能吃到了。
十一與左晞開開心心的等著吃水果的時候,愛新覺羅家的遠近嫡支仍舊是一片腥風血雨。
都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