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陜省中南東南發生蝗蟲災害,此災害或與陜省連續高溫有關。”
“八月二日,龍夏成立蝗蟲中央小組,中央小組由工程院士向慶川帶隊,預計晚八點抵達陜中南地區。”
“陜省蝗蟲屬于突發性災害,龍夏中央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視。”
八月一日到二日,龍夏頒布了七條突發性新聞,新聞都圍繞同一事件陜省蝗災了。
“都下酸雨了,蝗蟲還能活啊。”
“我家陜省中南這塊的,昨天村里人都去地里,地上全是蝗蟲。”
“酸雨沒把他們澆死”
蝗蟲是蝗科昆蟲,喜食莊稼牧草,對土地和農作物有極大地破壞性。
蝗蟲災害一般都是由洪災旱災爆發,現在哈爾瑪引起植被退化,全球氣溫上升510°。為預防可能的蝗災,龍夏早在二月份就對全國土地進行了地質監測,根據監測,全國有85的土地被酸雨腐蝕,這些土地不具有蟲卵著床發育的條件。
酸雨土地不適于動物生長,不適于蟲類發育。這是全球都認同的觀點,但現在,陜省蝗蟲打亂了居民們的認知。
“不會是蝗蟲變異吧”有網友調侃。
人類和動物都是不斷進化的,為了適應生存,雙方會根據環境進行一些自我改變。比如變色龍枯葉蝶會根據環境改變自身顏色,大家都為了生存不斷進化。要是蝗蟲能變異,那么蟑螂,老鼠,蚊子
眾人只是隨意一想,感覺頭皮發麻。
“腦補三米長的大老鼠,完全受不了。”
“光聽著就惡心。”
“這是世界災變了”
這些動物有不亞于蝗蟲的破壞性。要是全部變異,世界沒法活了
“要是家里有三米的長老鼠,我肯定不活了。”
“咱們還得火燒死亡,要是尸體埋土里,指不定有什么東西”
“想吐”
網友們越說越感覺惡心。
“這是王家莊村”
“對,這次蝗蟲的重災區”
就在全民討論的同時,向慶川和陜安農業局來到王家莊。
向慶川是龍夏生物小組組長,也是全國著名的生物研究院士。這次蝗蟲病變的比較突然,他和幾個小組臨危受命的過來調查。
“向院士,趙局長”一行人剛進村大隊,大隊接待人員認真招呼。
現在九點三十,大家閑聊兩句,村大隊一五一十的匯報近況。蝗蟲是一周前增加,三十一號激增,到今天已經成了一個蝗蟲群。眾人討論了兩小時,因時間太晚,大家決定在村大隊休息一晚。
向慶川被安排到二樓北側的房間,他在回房的同時,朝身側看了一眼“要不是打兩針”
“不用。”這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青年清秀沉穩,正是秦云。此時秦云穿著件防風外套,頭上戴了頂藍色帽子,這在炎熱夏季格格不入。
秦云感冒了,而且是十分難纏的熱感冒。
向慶川見秦云腦袋還算清醒,囑托助理幫秦云拿點藥后,無奈的回房。秦云來到了隔壁房間,十分疲憊的躺在床上。作為農場工具人,他的活動范圍一直是農場和種子實驗室。現在八月初旬,他這次離開農場的原因很簡單系統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