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方,開什么店都可能倒閉,但吃的,只要味道能對付,生意哪怕不景氣,也不至于倒閉。這也是市區最緊俏的路段開的商場里,餐廳開的一家挨一家的原因。
但開的多,不代表好吃的多,沈景時回來后,很長一段時間的三餐都是在這里解決的。但凡味道過的去的,他都反反復復吃到吐了。現在跟謝閔又來到這里,味蕾記憶讓他將所有的餐廳都挑剔了個遍。
這家難吃。這家難吃。這家還行,但上周在這里訂了一周的餐吃膩了。
“吃什么”也是見沈景時遲遲沒有拿定主意,謝閔側頭問道。
沈景時怕謝閔餓了,說了句都行。
“你想吃什么”
“我還沒想好。”實際上是這里沒他想吃的,“你餓了嗎”
謝閔搖了搖頭。
不想委屈自己的沈景時試探道,“我想吃海鮮鍋要不我們去買點水產,回去讓阿姨做”
客隨主便,謝閔馬上答應下來。
沈景時帶謝閔出了商場,開車去了附近的水產市場。按自己的喜歡,挑了些青蟹鮑魚。謝閔看著他選,選完沈景時要結賬時,他按住沈景時的手臂,取出錢夾來。
“說好這頓我請的。”
沈景時不好拂他的意,只讓剛回來的謝閔一下花兩千多,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和謝閔聊了幾句,得知他如今過的不錯,才稍稍寬心了一些。
車一路開出市區。
謝閔看著窗外景物,問道,“是不是走過了我記得你家不是在”因為走了太久,謝閔記不清許多地方的名字了。
“哦,那個房子啊,我賣了。”
“我現在買了個新房。馬上到了。”
沈景時搬新家,也才是一兩年里的事,突然又改易了住處,謝閔自然覺得有些奇怪。當沈景時帶他來到新家門口,推開鐵門,看著坐落的百平花園別墅,一下驚詫的說不出話來。
沈景時住慣了大房子,也沒覺得奇怪,邊往里面走,邊撥開垂蕩下來的花枝,“阿姨”
別墅里有人應和一聲,少頃,一個系著圍裙的婦女走了出來。
跟在沈景時身后的謝閔,打量著蜿蜒的石子小路,人造的繁花勝景,看著走在前面,身上落滿由花枝樹葉篩出的錯落光影的沈景時的背影,心中莫名生出一中沮喪與悵然來。
“晚上做海鮮鍋,做清淡點,然后再去酒柜拿幾瓶酒冰著。”沈景時將提著的海鮮遞給了阿姨,阿姨笑吟吟的伸手接過后,看了一眼他身后眼生的謝閔,“好好,我先去給客人拿雙拖鞋。”
看著轉身進去的阿姨,站在門口的沈景時回頭對謝閔道,“等會啊,阿姨拿拖鞋去了。”
謝閔點了點頭,“這是你新家”
“對啊。”沈景時說,“買了后,什么都是現成的,家具都沒添幾樣就搬進來了。”
阿姨拿了一雙新的拖鞋出來了,彎下腰,放在臺階上讓謝閔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