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色的菜心兒,用麻繩綁了一把。
穿著樸素的尤氏,問好價格后就撿了一把掛在了臂彎中的籃子里。她蓋上籃子上的布,起身要去別的攤位上看,忽然聽到一聲叫賣,“三年的老母雞來看一看吶,來看一看”穿著蓑衣的男人站在市集上,面前放了四五個筐,他伸手進筐里,提了一只羽毛鮮艷的母雞出來,“各位家里有公子要科舉的,買一只回去燉湯,比那人參都還要滋補”
尤氏想到別院里的二位公子,躊躇著上前問了價。
也是科舉在即,賣雞的坐地起價,張口就要一兩銀子。
“一兩銀子你怎么不去搶”一個穿著布衣,十分潑辣的女人張口就罵。
“吃不起就別吃,連只雞都舍不得買,還考什么狀元”賣雞的也哽著脖子回罵了一聲,“走走”
尤氏伸手入懷,拿了一兩的散碎銀子,捏捏掐掐了許久,始終拿不定主意她也想買些滋補的東西,讓二位公子吃得好些,可這錢也是他們給的,平日一兩銀子掰開用,能花個五六天,今日買只雞,那明日她怎么好再找他們要。
在尤氏還在猶豫時,一個小廝模樣的人已經走了過來,提著竹筐看了一會兒,道,“都是三年的母雞”
“是,是,小老兒自己養的。一天一個蛋呢您看看,今早剛下的。”
“都要了”小廝也是闊氣,甩了三錠銀子出來,提起筐就要走。賣了雞的男人巴巴說著好話,“這老母雞拿回去,一天燉上一只,保管您家公子考場得意,高中狀元吶”
小廝也受他奉承,昂著頭走了。
賣完了雞的男人看了一眼剛才說他搶錢的女人,昂著頭哼了一聲,“你買不起,有的是人買得起既得了窮病,還考什么狀元。”
“你,你”也是家中確實供了一個讀書的人,女人得他這樣的咒罵,臉色都氣青了。看著二人爭執,尤氏慢慢走開了。
她從前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姐,只所托非人,一朝入了塵網中。
她又在市集上逛了一會兒,終于見了個賣鵪鶉的,價格也算便宜厚道,想著今日桌上可以添些葷腥,尤氏還是掏了錢。只這幾只鵪鶉,也花光了她的銀子,她在回去時去了一家當鋪,將手腕上的最后一只翠玉鐲子當了,換了銀子收在懷里。
做好了飯菜的尤氏輕輕站在門前敲門,“二位公子吃飯了。”
房里應了一聲,沒多久,趙息玄與林明霽便走了出來。
今日桌前豐盛的很,尤氏還未二人各盛了一碗湯。趙息玄湊上去聞了聞,眼睛都亮了,“好香啊。”
尤氏柔柔一笑。
林明霽想的細,看尤氏手腕伶仃,掛在上面的最后一只鐲子也不見了,臉色微微一怔,卻到底沒說什么,等吃罷了飯,擱了碗筷,去洗碗的尤氏身旁問了這件事。尤氏道,“只一只鐲子罷了,科舉在即,我也實在幫不上公子們什么忙,只能料理料理生活上的瑣事。”
林明霽是個清貧的讀書人,在青州時他不以清貧為苦,到了京城,卻著實感到生活處處捉襟見肘。偏尤氏買菜的錢也是趙息玄給的,林明霽覺得欠趙息玄頗多,此事實在不想向他開口。
看得林明霽皺眉,尤氏扶了扶他的手臂,“等公子考取了功名,再替我贖回來就是了。”
林明霽點頭答應,“我一定幫你贖回來。”
科舉在即,各地讀書人齊聚京城,各大客棧人滿為患不說,連青樓里也多了許多風雅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