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心的偽裝表情在我這兒不好使了。
“真不說不好開口”大師兄問。
其實也不是啦,就是腦內劇場太豐富,沒顧得上開口。
“凡人界的生活讓我像是重溫了上輩子,”我回答他,“我上輩子就是一個浮躁的人,現在,被重現了。我正在自我疏導當中。”
大師兄“要我給你做心理輔導嗎”
我“不要,我自己能想通。”也需要自己想通。修真的修心,旁人也許能給些指點灌點雞湯,但最終還是需要自己去悟。
上輩子那些心理學著作當年迷偵探劇時翻過一些拿來分析別人還馬馬虎虎的湊合,但用來分析自己卻沒啥指導價值,都是隔靴搔癢。修真界的很多東西是無法用言語去描述、傳達和學習的,只可意會。
得悟啊。
至于什么叫悟,嗯這個含義也同樣需要悟
每一個修士都必須找到最適合,或者說是,唯一適合自己的道,才有可能走得長遠。對同樣一件事物,每一個人的理解都會有不同,甚至有的乍看之下一模一樣的理解,細細探究,也會有微妙的差異,而正是那一點點的差異,可能就會造就兩個迥然不同的修真之路。
去理解別人的理解可以,但去體悟、去模仿、去照做別人的理解,卻很容易會讓自己走入誤區,迷失方向,錯失自己的道。
在修真界,學習要慎重。擴展見識很重要,但別什么都學、別什么都聽,更別什么都信。首先得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修真界的師徒關系格外重要。
對徒弟來說,本身實力有限但正確的師父能幫助自己找到道,厲害但錯誤的師父則只會讓自己在歧途上越走越遠。對師父來說,收徒弟總不是為了耽誤別人一輩子,找到正確的徒弟非常考驗自己的眼光,收到正確的徒弟也有助于自身在自己的道上領悟得更精進。務求結的是善緣。
、0306說幾句
“好吧,”大師兄說,“看來我是沒機會幫忙了。不過,我也不能白跑一趟,我還是要說幾句。”
演講癖發作了嗎行,你說,反正我也攔不住你。
大師兄“首先,不必強迫自己消去浮躁。既然你確定這份浮躁與你上輩子的心態相同,那么它就是你的一部分,而不是面對某些事物的臨時應激反應。后者可以用清心訣消去,而前者需要內化。”
我點頭。
大師兄“其次,我想確認一下,扮女性對你沒有造成心理陰影嗎你心中的不痛快跟這個一點關系都沒有嗎”
這個還真沒,我的下限是不是又創新低了我搖頭“我沒有刻意假扮,穿著打扮也不是純女性化,聲音動作都和平常一樣。除了拿出身份證外,我甚至沒有說過自己是女性,只是大家誤會了而已。”當然,除非打扮太另類,否則一般生活中也沒人會詢問別人是男是女,這個通常一看就知道嘛,有什么好問的呢
大師兄“那么,你的上輩子,有什么特別糟糕的事情讓你耿耿于懷以至于影響到了這輩子的情緒嗎”
“其實要說特別糟糕,也沒有。我上輩子普普通通,很平常的日子而已。是有各種小鬧心,但也就是小鬧心罷了,本來也沒幾個人能事事順心。讓我鬧心的事情嘛,比如討厭朝九晚五,比如有些同事看不順眼又不得不天天見面,比如想換個工作但看著一堆招聘啟事又個個都覺得跟正在做的工作比起來也好不到哪兒去,比如拆快遞發現少了說好的贈品,比如買一斤東西結果拿回家一稱只有九兩就是這種小事而已。瑣瑣碎碎的,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