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中期“比進去后再離開要好一些,現在你們還可以另外再找人,反正你們并不急著進去,但是我比較急。”
馬填“你是看上那位姜道友了吧覺得他筑基巔峰期孤身一人,更適合結伴”
筑基中期“你要這么理解也可以,我的確想去跟他合作,因為他看起來也是會立刻進入烈厄的,而不是等在這外面。”
馬填“連昆侖都無功而返的東西,急沖沖地進去又有什么用沒有萬全的準備,進去了也是白費力氣。那位姜道友剛閉關出來,還糊涂得很,你以為他能給你什么幫助”
筑基中期“臨時退出確實給各位造成了不便,我在這兒道聲歉,但我現在肯定要走,作為補償,這瓶丹藥送給各位。”
馬填“有兩位燕道友在,我們還稀罕你那點丹藥”
筑基中期“我身上東西有限,能給的也就這些了,告辭。”說完見無人伸手來接,便俯身將丹藥瓶子放在了地上,然后大步向我這邊走來。
、0847辨識
一般來說,別人的爭吵中涉及到了我,我都會盡量避開,畢竟爭吵嘛,就算有一方夸我,也肯定有另一方會罵我。
雖然夸獎聽聽也不錯,但我不喜歡被罵。夸獎聽了不一定會讓我高興,經常夸不到點子上還會讓我覺得尷尬。而被罵,則要么覺得罵得對,讓我心情不好;要么覺得罵我的人是傻缺,也有些不爽。總之,對情緒基本沒有正面意義,所以實在沒有聽的必要。
本來,馬填那邊吵起來的時候我也是想要趕緊走遠的,不過,那個筑基中期卻讓我有點眼熟。之前他靠在樹上不動時還不顯眼,但當他站直、與人交談、拿出丹藥瓶等動作后,我立刻辨識出了云霞宗的風格。
具體是個什么風格我也說不太清,反正,就是很眼熟,一看就覺得親切。詳細一點說,我甚至已經分辨出了這人是誰。
閔侖,我那一屆選拔大會登山路的第一名,偽單靈根,劍修,金靈根下品,現在的修為確實是筑基中期。
也是在認出閔侖之后,我才隱約明白大師兄為什么一看到偽裝后的我就能認出來,并在對待我時絲毫不受我的偽裝外表所干擾。
熟悉到一定程度以上后,日常相處根本就不會去看外表,腦中已經有了對對方根深蒂固的印象,外表的臨時改變也無法動搖這種印象。看到的是神態動作而不是臉和身材,聽到的是語言內容而不是嗓音。
陌生人相見往往會記住對方的衣著打扮卻不一定記得住臉,但熟人相見甚至相處一天后,可能分開時連彼此今天外套的顏色是什么都想不起來。
時間是剝離偽裝的最有效工具。
我對閔侖的熟悉肯定比不上大師兄對我的,不過我記憶力好,事半功倍,而且好歹我也對閔侖見色起意過,雖然戀愛的感覺在還沒燒起來之前就沒了,但多少也促使了我對閔侖格外留意了一段時間。所以,雖然我跟閔侖其實沒什么交情,但從旁觀的角度我旁觀他我對他還是有一定熟悉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