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曾想過,八月底,曾經輝煌榮耀、不可一世的楚國公府轟然倒塌。
這樣一個大家族,勢力遍布朝堂內外,盤根錯節,本不是能輕易撼動的存在。
奈何此次站在楚家對立面的,除了皇室,還有溫疏水。
以溫疏水手中的軍權和地位,即便無心結黨,依然會有不少人前仆后繼,追隨在他身后。
其中以丞相許氏一脈為首,平日里兢兢業業、不爭不搶,可一旦溫疏水有所舉動,必然起身跟隨。
楚家深知溫疏水的權勢,因而屢次示好,嫡女楚婕更是有聯姻意向。
一旦溫楚兩家永結秦晉之好,相權隨之依附,蘇氏皇權地位,必然岌岌可危。
好在溫疏水不僅沒有搭理楚家屢屢伸出的橄欖枝,反而站到了皇室一方,聯手對付楚家。
風聲四起,京都嘩然。
楚國公楚曄,屯兵謀反、通敵叛國,單就這兩條罪名壓下來,便值得一個株連九族。
更不必說,他結黨營私、強征地稅樁樁件件,叫人觸目驚心。
朝堂震驚,百姓物議沸然。
三司官員上下加班加點,好歹趕在半個月內清查楚家上下幾百口人,抬到蘇漣面前的條陳文書都足有一人高。
盛極一時的國公府,短短一月間,人走茶涼,禁閉的朱漆大門上壓著白底黑字的封條。
楚國公楚曄,數罪并罰,被判處斬首示眾。
家產抄沒,男丁流放,女眷充奴,以平民怨。
唯有嫡次子楚識寧,經查證確實對種種罪行并不知情,加之有貴人開口說情,遂免去流放之苦,驅逐出京。
而嫡長女楚婕,不僅為其父屢次出謀劃策,更幕后指使綁架,還教唆劉京允迫害小千歲,最后還冒險潛入宋府,意圖殺人滅口。
且經府中庶妹指認,曾為了隱瞞姑姑楚貴妃通奸一事,親手殺害無意撞破的庶出四妹。
尸體沉井,無人敢發聲。
其心思之陰毒,令人不寒而栗。
三司接手事件,查封國公府時,卻沒有抓到這位公府嫡女。
人是從將軍府的地牢送來的,昔日溫雅端方的天之驕女,衣衫污臟,發髻散亂。
被審問時,更是精神恍惚,答非所問。
一問才知道,人在宋府被抓之后,便被關押到了地牢的暗室。
里頭狹窄逼仄,不見天日,每日只從小口投放簡單菜單和水。
這樣的環境,哪怕只待上一日,足夠讓人萎靡不振,何況是楚婕這樣本就心思深沉的人。
饒是心志再堅韌,數日幽閉,也早被擊垮了精神。
宋府那日,雖沒有刺殺成劉京允,卻是傷到了小千歲的。
因而盡管知道這事是誰所為,負責的官員也不敢多加置喙。
只能膽戰心驚地感嘆一句,溫將軍的手段,不愧是見識過戰場尸山血海的人。
楚婕身上僅有的皮肉傷都是自己熬不下去時硬生生撓出來的,卻比酷刑還要可怕。
離開將軍府地牢暗室的第三日,楚婕在天牢中不知夢到了什么,午夜驚醒,失魂尖叫。
獄卒趕到時,人已經撞墻自盡。
鮮血流了一地,染紅身下鋪墊的干草和被褥。
昔日風光無限、人人艷羨的公府嫡女,最終在陰暗潮濕的牢獄之中凄慘而亡。
已是九月底,京城逐漸有了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