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嗎”
“當然有,你的嘴笑的就沒合過。”
周書仁哈哈笑著,“我的確高興,明個許進士也要見兩個小子呢。”
這兩個小子運氣好啊,白撿了他和竹蘭當爹娘,改變了命運,現在又入了許進士的眼呢
竹蘭問,“沒說見姜升嗎”
周書仁擦著臉搖頭,“許進士選徒弟有年齡限制,姜升的年齡過了,而且姜升也要回縣里,我給親家寫封信,看在昌廉成了秀才,咱家一門三個秀才的份上,應該能收下姜升。”
竹蘭,“希望收下姜升,日后有親家照看著,咱們走到哪里都不用擔心雪梅了。”
“恩。”
晚上吃飯,姜升喝多了,憋了這么多年,這么多年的壓力,就是為了秀才之名,經歷的太多了,喝多了就哭了。
竹蘭聽著姜升哈哈大笑,都覺得心酸,為了秀才之名,爹娘的態度變化,姜升不容易,幸虧今年過了,要是沒過,周家走的越遠,姜升日后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雪梅忍不住抹淚了,她是最了解相公多辛苦的人,現在都好了,一切都過去了。
第二天一早,姜升不好意思了,“昨個因為我壞了慶祝的氣氛,我這里給昌廉和昌智賠禮了。”
昌廉忙擺手,“姐夫,快別這兒說,弟弟都理解。”
他真不在意,反而慶幸自己過了。
昌智道“我們都明白,姐夫是喜極而泣,何來破壞氣氛一說”
姜升心里暖意,岳家給了他溫暖和支持,如果沒有岳家,就沒有今日的姜秀才,人要知足,他現在很知足了,至于日后能不能成舉人,他在大喜過后心很累,沒有精力支撐去考舉人了。
他想等幾年,等岳家有人成了舉人,他在慢慢考也不遲,這回終于不用緊迫逼自己了,他要過些清閑日子。
飯后,周書仁帶著兩個兒子去書院。
姜升也不羨慕,反而笑著和雪梅出門逛鋪子去了。
族內兩個明字輩的小子要先回家了,周書仁沒在家,竹蘭帶著周老大送出了門,竹蘭還給周王氏捎回去了酒和布料。
李氏也給自己爹娘買了東西捎回去,為了感謝,李氏給兩個小子做了純肉餡的包子當干糧。
送走了馬車,竹蘭心頭一松,終于沒有什么惦記的事了,她這些日子就沒怎么休息好,準備回去補覺了。
等竹蘭醒了,周書仁側躺著身邊看書呢,竹蘭側過身子,“怎么回來這么早”
周書仁放下手里的書,“許進士把昌智留下了,我和昌廉就回來了。”
竹蘭精神了,“許進士收了昌智”
周書仁早就猜到會留下昌智,“昌智心思通透,又一心專研,許進士的意思,昌智有成為大家的潛質,許進士愛才,沒等我提就收了昌智,還說昌智十三歲的秀才夠風光了,不必過早的參加鄉試,就算昌智能考上,年紀太小了反而容易被蹉跎,不如留在書院用心專研。”
竹蘭感慨,“許進士為昌智考慮的十分周全了。”
周書仁摟過竹蘭,“許進士淡泊名利,相對于吳鳴,反而更喜歡昌智,而且許進士有四處游歷的習慣,他會帶著昌智四處游學的,有許進士手把手指導,昌智會得到最合適他的教育。”
這些是他給不了的,他能教昌廉,卻教不了昌智,因為他的心功利,不通透,對書籍,詩詞等都沒有意境。
竹蘭問,“那昌廉呢”
一定很失望吧,這小子嘴上不說,心里也是渴望拜入名師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