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還去年上交衙門的錢糧,把人送回原來的村子,鼓勵大家積極檢舉,村里、縣里、府里有無貪贓枉法、仗勢欺人之輩,官員也好,小吏也罷,又或者是豪強大戶、地主老財,檢舉之后便立刻啟動調查,只要查實了,便依法處理。
胤祉單是安置第一個村落,就花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
蒲州府十多名官員和三十多名小吏被抓,其中有一半的人被抄了家,另一半的人要根據隨時補充的贓物名單交罰銀。
那些巧取豪奪而來明顯價值不對等的契約書也推翻,那種不到一兩銀子就買一畝地的,只要買方同意,就能還銀子重新拿回地契,高利貸通通不作數,非但如此,放貸之人還要受懲處,因高利貸而賣身為奴的人,自然也要被除掉奴籍
胤祉在這件事情上有著極大的耐心,他不怕麻煩,只要有檢舉的,就安排人去查,老虎要收拾,蒼蠅也要拍。
還將他在府城兩個鋪子的地址告知百姓,日后就算是他不在山西,碰到違法亂紀之事也可以讓鋪子里的人寫信遞往京城。
除了就寢和如廁,其他時間幾乎同誠親王寸步不離的新任巡撫大人倭倫,整個都快瘋掉了,快被誠親王給逼瘋了。
莫說本朝,翻一翻史書,也沒見有哪個人是如此肅清官場的,就像過篩子一般,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管。
而且下手也太狠了,讓誠親王一直這么查下去,山西境內還有幾個能留下的官員,怕是九成以上的官吏都要被換個遍。
他算是知道萬歲爺為什么將火器營的人都派來了,就誠親王這做派,沒有幾十把鳥槍保護著,指不定哪天就被人套了麻袋。
本地的豪強大族也不是好惹的,誠親王一點面子都不給,該抓的抓,該打的打,該斬的斬,只要是犯了死罪的,連秋后問斬的判決都沒有,全是斬立決,這些人不恨死誠親王才怪。
當然,就誠親王這查法,等離開山西的時候,這些豪強大族能保住幾個都不好說。
倭倫一方面被誠親王指使的團團轉,一方面整天被嚇得冷汗直冒,他好歹也是做過內閣學士的人,什么樣的場面沒經歷過,卻被誠親王給嚇成這樣,從誠親王到山西的第二天開始,每天他都要寫一封送到京城去的密折。
誠親王殺心太重,如今能管得了誠親王的,也就萬歲爺了,可不能讓這位活閻王在山西大殺四方了,這么殺下去,他就不只是夜里失眠了,能天天被噩夢嚇醒。
胤祉上的從來都是明折,他在山西的一切言行都沒有什么好瞞的,他查到的那些東西更沒有必要瞞著朝臣,包括溫保和太子的關系。
若溫保真是太子的人,那活該太子將來被兩廢兩立。
胤祉在山西卯足了勁兒掀桌子搞事情,手拿尚方寶劍,幾十把鳥槍護體,敢把天砸個窟窿,蒲州府官員不夠,那就由吏部的人先頂著,再對外招收身家清白的小吏。
而京城這邊,已然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除了出身山西的官員,無人關心活閻王是怎么在山西大殺四方的,朝臣們關心的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