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族里沒有個紈绔子弟,哪個富貴人家沒有點腌臜事兒,誠親王非要追究到底,簡直是瘋了,可偏偏為什么是在他們的家鄉發瘋。
康熙任由此事發酵了半個月,方才命宗人府和刑部嚴查。
太子這時候已經察覺到不對勁了,皇阿瑪若是想收他的錢袋子,沒必要拖延到此時,更何況這么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滿朝文武無人追究,只老三上了幾道折子而已,皇阿瑪何必大驚小怪讓宗人府和刑部的人出面。
查吧,除了倒賣玻璃和鏡子之事,他沒有讓吩咐溫保做過別的事,山西民變更是與他毫無關系。
這會兒的太子只是不滿皇阿瑪待他不夠特殊,堂堂太子被刑部和宗人府的人調查,有失體面。
這一查便是一個多月,九月十五日,皇上下旨處死太子的哈哈珠子德柱、茶房人雅頭、膳房人花喇等二十多人,太子身邊除了宮女和首領太監,其余伺候的人都被換了個遍。
緊跟著便開始發放爵位,大阿哥被冊封為直郡王,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皆被封為多羅貝勒。
誠親王的爵位已經封無可封,但在這一波爵位大放送中并沒有被落下,榮妃晉位榮貴妃,成為宮里唯二的貴妃,雖然是最晚被冊封的貴妃,可因為有封號,地位比鈕鈷祿貴妃還要高一頭,僅次于皇貴妃,成為后宮的第二人。
空出來的妃位,則是被佟嬪補上了,佟嬪晉位佟妃。
萬歲爺一天之內連發數道圣旨,腥風血雨中又夾雜著許多人的歡欣,讓不少人都看懵了圈,但這些人里也沒有納蘭明珠。
早在萬歲爺放任群臣為太子求情之時,他就知道會有今天這一出。
萬歲爺平衡局勢向來是一打一壓,這手段在太子爺和大阿哥剛入朝堂時便用過不少次,只是沒有如今這么明顯。
萬歲爺如今感受到了太子的威脅,肯定是要往下壓一壓的,朝堂上不能只有太子黨的聲音,而縱觀萬歲爺的這些兒子們,如今也就只有誠親王敢對上太子,大阿哥這次沒冒頭,讓萬歲爺失望了,但也終于解脫了。
一切都在納蘭明珠的意料之中,萬歲爺的疑心不是那么好消的,太子如今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或許他根本不需要借助八阿哥來拉太子下馬,只要讓萬歲爺感受到太子的威脅,讓太子那邊多幾個像溫保、索額圖那樣的蠢貨,一切就可迎刃而解。
在明珠看來,太子雖然還是太子,可勝利的天平已經偏向誠親王了。
太子和萬歲爺太像了,這可能是萬歲爺最想要的繼承人,但卻會讓萬歲爺感受到威脅,太子當的時間越久,便越會如此。
但誠親王不一樣,在大清有著活閻王之名的誠親王,永遠不會像太子一樣得人心,反而會反襯出萬歲爺的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