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有女,五年計劃還已經完成了百分之十的胤祉,心情并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般低落。
除了甘肅和陜西沒去成,他兩年半以前制定的五年計劃大都已經提前完成了,當然這主要得益于同盟給力。
幾個弟弟就甭說了,大哥所在的兵部之所以動靜不大,倒不是因為大哥執行力不行,而是兵部過于敏感,明珠不光不建議大哥動兵部,還有意放任太子的人在兵部掌權。
四妹妹那邊的進度是最出人意料的,不僅牢牢抓住了夫家的財政大權,還在草原上站穩了腳跟,成為歸化城內不可忽視的權貴。
余國柱花錢賺錢都很有一套,科爾坤去年在江南成功舉辦了頭一屆蹴鞠比賽,江南士子為了分析蹴鞠比賽的利弊,都快吵翻天了,寫的詩作整理出來能繞蹴鞠場一圈。
五年計劃大部分都得以順利實施,胤祉還有什么好低落的。
明珠和高士奇的聯系他一直都知情,但按照明珠的話來說,與高士奇聯手只是為了扳倒共同的敵人索額圖,高士奇跟他們這一派沒有半文錢關系。
要扳倒索額圖,就不可能繞過太子,明珠這幾年為太子黨拾柴添火,他都是知情的,也是默認的。
從前是皇阿瑪穩坐釣魚臺,如今他也想做那個漁翁。
康熙四十一年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二月份高士奇回歸官場,九月份皇上突然下令南巡,隨行人員有高士奇,有太子和十三阿哥,被冷落三年之久的誠親王,此次留京監國。
這是皇上的第四次南巡,是太子頭一次伴駕南巡,同樣這也是胤祉第一次挑大梁監國,御駕離京后,京城的一切事宜都由他來做決定。
幾道圣旨下來,許多官員都感受到了不對勁,可留給大家反應的時間實在太短了,萬歲爺十六日下旨南巡,二十五日便要起行。
籌謀三年,納蘭明珠終于等到了這一日,送走御駕后,立馬跟著誠親王回了府。
“太子此次兇多吉少,萬歲爺是絕對不會容忍太子爺掌控京城兵權的,等到太子被廢去儲君之位,您的機會就來了。”
掌控京城兩萬兵馬的步軍統領托合齊,兵部尚書耿額,鑲黃旗滿洲都統鄂善,正黃旗滿洲都統格爾芬,再加上太子妃做正白旗蒙古副都統的弟弟觀音保
這些人加在一起,足夠太子在京城發動兵變了,而且是有很大勝算的兵變。
萬歲爺在高士奇的提醒下,將太子暗地里的這些勢力摸清楚,不慌才怪了呢。
這不,前腳查完,后腳便急咧咧以南巡的名義帶著太子出京了,太子在京城摸到的軍權太大,萬歲爺沒有把握在京城動手,可不就得把人帶出去收拾。
屆時太子一廢,在剩下的皇阿哥里頭,萬歲爺不選誠親王還能選誰。
胤祉摸了摸鼻子,如今可在康熙四十一年,皇阿瑪還有二十多個年頭可活呢,別說皇阿瑪不一定愿意立他為太子,就算是皇阿瑪愿意,他也不愿意。
給皇阿瑪做太子,這差事可太難了,而且皇阿瑪能在歷史上兩廢太子,那將來也不是沒有可能廢掉兩任太子。
“我倒覺得應該避過這次機會,太子這次若真的被廢,只能說明皇阿瑪看重權柄遠勝于兒子,在儲君上吃過一次虧之后,皇阿瑪未必愿意再吃一次。”
“所以,如果皇阿瑪廢掉太子,我們要做的不是趁機收攬人心以圖儲君之位,而是趁著皇阿瑪收拾太子,將太子黨內的毒瘤一一拔起,既算是為百姓做件好事,也向皇阿瑪表明我絕無覬覦儲位之心。”
當太子束縛太多,倒不如做個讓百官害怕的親王,反正皇阿瑪還有二十多年可活,他一日摸不到兵權,就甭想著篡權奪位之事,還不如多干點實在的,還能有皇阿瑪幫著在后頭收拾。
納蘭明珠眉頭緊鎖,他實在不能明白誠親王為何一直篤定萬歲爺的年號能延續到六十幾年。
千辛萬苦廢掉太子,不就是為了取代太子嗎。
不過誠親王都不急,他又何必著急,在剩下的皇阿哥里頭,誠親王的優勢是最明顯的。
他倒是擔心“萬一皇上對太子心軟,將來就更難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