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八六
乾清宮里,胤祉再一次提到十三。
“十三弟的才干和品性都是一等一的,如今朝政繁忙,正是用人之際,十三弟又是皇子,能擔負起比尋常臣子更大的責任,放置不用實在可惜。”
胤祉略作停頓,見皇阿瑪不說話,才繼續說下去。
“太和殿之變惹得天下人心惶惶,兒臣又是個出了名的活閻王,不瞞皇阿瑪,兒臣對自己在官場上的名聲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兒臣監國,怕是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官員心里頭不穩的。”
“皇阿瑪向來是寬和待下,兒臣以為,由皇阿瑪來給天下官員喂一顆定心丹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所謂定心丹便是提薪,在原來的基礎上,給大清的公務員們大幅度提高俸祿。
當然,第一次提薪,不指望著一下子到達高薪養廉的程度,如今用錢的地方那么多,國庫沒這么大的余力。
只是大清官員們的俸祿實在是低,他一邊高舉反腐大旗,一邊又往下安排了那么多任務下去,肯定是需要提薪的。
至于是以誰的名義來做這件事兒,于他而言并不重要,但若是能用這件事情換得十三重新入朝參政,那何樂而不為呢。
這無疑是搔到了康熙的癢處,給官員們提俸祿,是施恩賺名聲的好事,銀子出自國庫,如今戶部商業司的體系是越來越龐大,所以才能供給朝廷現如今這么大的開支,跟修路的款項比起來,官員俸祿又算得了什么呢。
老三會賺錢,這是他一早就知道的,老三的親王爵位不就是用錢換來的嘛。
如今老三主持朝政,雖然花錢厲害,可賺起錢來也厲害。
賺名聲、收人心,又不用自己操心銀錢,這樣的好事康熙自然不會拒絕,還順水推舟放了十三。
不過,放十三自由可以,讓十三參政也可以,只是“十三不能再進宮。”
太和殿之變有一次就夠了,十三過往同廢太子到底是過于親近了,難保對他這個皇阿瑪不會有不忿之心。
不能進宮,就意味著不能上朝,而且以皇阿瑪的敏感程度,怕是也不能把十三放到軍營中,但這并不是問題,畢竟京城如今遍地開花,處處缺人,十三缺不了去處。
怎么著都不會比老八的差事差,給二哥修宅子那可真是個天坑,即便是修出花來,也不會讓二哥的死忠夸一句,至于功勞,那在如今就更排不上號了。
胤祉算盤打的啪啪響,見皇阿瑪這般好說話,忍不住道“卯時上朝,兒臣住在府中,寅時便要起,皇阿瑪您瞧瞧,兒臣的黑眼圈都熬出來了,長此以往還怎么了得,兒臣可不想英年早逝。”
因勞累而猝死這中事情有一次就夠了,可不敢再來一次了。
康熙瞅著三兒子,怎么著,這是想住進宮
已經出宮開府的皇子,要重回宮中居住只有一個理由以太子的身份入主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