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后宮里的娘娘們羨慕,上書房里,四阿哥也是滿臉羨慕。
“也不知道咱們什么時候可以去御前聽政。”四阿哥期盼道,他真想趕快長大。
胤祉的期盼比四弟還要遠些“我就盼著咱們出宮開府的那一日。”
到時候在自己的府邸里,想干什么干什么,也不用早起念書了。
雖然離額娘和二姐姐遠了點兒,但在宮里也是只有初一和十五請安時才能見的到,出宮開府后,初一和十五他也是要進來請安的嘛。
兩個人肩并肩走著,自從大阿哥和太子被允許去御前聽政之后,和下面的兩個弟弟的距離好像一下子就拉遠了,四阿哥也不再是上書房的團寵。
太子更加的矜貴,大阿哥更加的倨傲。
胤祉現在見到太子,哪怕是在平常的場合里,也是要行君臣之禮的,不止是他,大哥和四弟也一樣。
御前聽政后,太子和大阿哥越來越多的時間放在朝政上,待在上書房的時間則是越來越少。
三阿哥和四阿哥便成了先生們教導的主要目標,四阿哥一直期盼著上書房能有新生入學,可好不容易等到康熙二十四年,養在寧壽宮里的五阿哥已經六歲了,皇上卻以陪伴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為由,免了五阿哥六歲搬宮的規矩,也不曾安排五阿哥入上書房讀書。
四阿哥只能轉而期盼六弟,比起五弟,六弟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只是他養在皇額娘膝下,六弟則是在額娘身邊長大的,他們雖是親兄弟,可相處的機會并不多,就連額娘,他也不知該怎么親近。
永和宮里,德妃親自取了一塊桂花糕遞過去“這是你六弟嘗著好吃,非要讓宮人給你備下的。”
四阿哥接過小巧的糕點,淡淡的桂花香,聞著還好,吃到嘴里卻太過甜膩了。
“六弟下個月就要搬宮了,可挑好了院子”
“本宮做主給他挑了你隔壁那處院子,等你六弟搬過去了,你們兄弟倆也好互相有個照應,他年紀小,身子骨也弱,你平日里多擔待些。”
四阿哥正襟危坐“兒臣知道了。”
德妃細細叮囑起來“這孩子以前養的嬌,沒有早起的習慣,偏又體弱,進了上書房,若是在課堂上犯困,可千萬不要讓他用冷水帕子敷臉,本宮怕他受不住。太醫囑咐了讓他少食多餐,永和宮里總是備著零食點心,不知道上書房能不能帶吃的過去”
六弟要搬宮,吃穿住行額娘樣樣都不放心,這大概就是慈母之心吧。
四阿哥看著眼前細細叮囑的額娘,又想起承乾宮的皇額娘,自從八妹妹去了以后,皇額娘整日不得開顏,陸陸續續病了好幾次。
額娘也好,皇額娘也好,都是有慈母之心的,只是不知道這份慈母之心放在他身上能有幾分。
從永和宮里出來回到阿哥所時,四阿哥站在自己院子門口,到底是沒進去,轉而去了隔壁三哥的院子。
好不容易有個休息日,胤祉一直睡到日上三竿,剛剛才起來,正準備吃點東西去鐘粹宮看額娘的,就看四弟焉巴巴地走了進來。
不用問他也知道,這要么是剛從承乾宮回來,要么就是永和宮,這宮里皇貴妃和德妃斗法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四弟夾在養母和生母之間向來是難做人,偏這又是個性子敏感的孩子。
再這么下去,他都怕給孩子搞抑郁了。
胤祉招呼人過來陪他用膳“嘗嘗我讓膳房做的驢肉火燒,這味道簡直絕了。”
四阿哥看著三哥桌上也不知是早膳還是午膳的膳食,簡單至極,幾個驢肉火燒,一盅梨湯,僅此而已。
“又上火了”四阿哥熟門熟路的坐下,一邊拿起一個驢肉火燒,一邊吩咐三哥身邊的太監,“去倒杯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