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大朝會結束,便抽取朝會上討論的一個問題,讓老三老四寫文章闡述自己的意見,由不得他們在朝會上不好好聽,順便也讓這兩個人少在念書的年紀去招貓逗狗。
兩個小阿哥一猛子扎進了朝堂,三阿哥也好,四阿哥也罷,在大朝會上真就是一根不會說話的柱子。
胤祉就當是自己在看新聞、看辯論、看連續劇了,除了開始和結束要三跪九叩,期間全程都要站著且保持儀態外,余下的其實還好,最起碼不需要在上書房扯著嗓子念書一百二十遍了。
四阿哥也是到朝堂上來當啞巴的,皇阿瑪和大臣們討論的這些事情,他尚且聽得稀里糊涂,又怎么能發表意見呢。
兩個小阿哥,一個是進來摸魚的,另一個也不打算發聲,都自認為在朝堂上沒什么存在感,不像太子和大阿哥,已經參與政事了,大阿哥在兵部當差,太子手頭也被皇阿瑪安排了差事,更重要的是兩個人背后都跟著一群人,索相帶頭追隨太子,明相帶頭追隨大阿哥,這氣勢誰人能比呢。
不過在朝臣們看來,這兩個小阿哥并不像他們以為的那樣毫無存在感。
三阿哥作為皇上的第三子,雖然比不過太子尊貴,也不如大阿哥有優勢,可同樣是皇上的愛子。
這位爺還未來朝堂上聽政時,皇上就數次當著群臣的面稱贊過三阿哥聰慧敏捷、好讀書,還跟幾位重臣分享過三阿哥的文章。
就連在上書房任教的顧八代、徐元夢、張英等人,都夸獎過三阿哥尊師重道、敏而好學。
可以說在三阿哥出入朝堂之前,就已經在文人中留有名氣了。
當年太子御前聽政時已有十歲了,可四阿哥今年虛歲都才只有九歲,卻被皇上欽點御前聽政,可見也備受皇上重視。
排在前頭的幾個阿哥,無一不受皇上看重,排在后面的便不能與之相比了。
五阿哥至今養在仁壽宮里,六阿哥從前倒是受寵,可惜早亡,七阿哥剛剛搬入阿哥所,可惜自太子出閣后,皇上去上書房檢查功課的次數便大幅度減少,一個月也就是能去上一兩次。
當今雖然是個兒控,可奈何兒子太多了,難免厚此薄彼。
四月下旬,皇上下旨冊封伊爾根覺羅氏為大福晉,緊跟著德妃生下皇十二女,未等女兒滿月,康熙便帶著太子和大阿哥直奔承德避暑。
胤祉不在伴駕隨行之列,眼巴巴盼了一年的四阿哥也不在。
俗話說得好,老虎不在家,猴子稱霸王。
皇上帶著太子和大阿哥溜了,阿哥所里剩下的三個阿哥,可不就松快多了。
胤祉讓人搬了一張紅木貴妃榻放在教室隔壁的配間里,以此作為午睡時用來安寢的床榻。
夏天到了,也是時候把午睡安排上了。
胤祉這個當哥哥的開了頭,緊跟著倆弟弟也在配間安了兩張長榻。
午睡都安排上了,再來頓豐盛些的午膳不過分吧。
在宮里頭,午膳就像是早膳和晚膳的添頭,可有可無,很是簡單,胤祉向來把午膳當做正經膳食來用,而且是三餐中的重中之重。
只不過這幾年他實在是有些吃膩了牛羊肉,分外懷念豬肉鹵豬蹄、醬排骨、涼拌豬耳、辣炒大腸還有那肥瘦相間的紅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