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嘛,都說人老成精,更何況他們倆還做了一輩子的官,自認為還是會看人的。
在戶部跟三阿哥共事兩年,三阿哥的脾氣秉性他們都是看在眼里的,這位雖然待下寬和,能力也是不缺的,可卻不是個愛攬事兒的,甚至喜歡躲事兒。
跟大阿哥比起來,這位實在沒什么野心,甚至不如在工部的四阿哥,四阿哥好歹還想著在皇上面前露臉,這位是能躲就躲。
不過他們都這把年紀了,也不想著再往上走了,有一個沒什么野心的皇阿哥在戶部待著挺好,皇上要歷練兒子,他們也順水推舟,把擔子盡可能多的往三阿哥身上甩,既順了皇上的意思,也絕不把這位爺惹急了。
但今兒三阿哥來這么一出,委實出乎他們的意料,也很難不動容,有野心的皇子為收攬人心可能都做不到這樣,三阿哥沒什么野心卻如此,甚至看不出來禮賢下士的意思,倒更像是一種愛護和尊重。
何止是兩位老大臣心中感動,整個戶部今日都沉浸在難言的溫情中。
太子帶人來戶部衙門時,便聞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姜味、煙味和藥味混雜在一起,比起他之前去過的刑部和工部,戶部不愧于六部中僅次于吏部的部門,連炭火都安排足了,普通的小吏屋里都燃著兩盆炭。
“孤是來拿銀兩的,戶部現在可拿出多少銀子”
早在太子來之前,胤祉便同兩位尚書商量過了,因為是年底,戶部的銀兩還算豐盈,賑災的銀子無須東拼西湊,且這又是太子第一次主持賑災,他們自然是要大力支持,能給便給。
“太子預計需要多少”胤祉問道。
“南城孤親自去瞧過了,京郊受災的百姓和倒塌的房屋也讓人記錄在冊,這場大雪來的太過突然,很多百姓都沒來得及準備棉衣,當務之急是發棉衣、煮姜湯、熬米粥,這些倒花費不了太多,先支取五萬兩銀子吧,孤這就帶走,后續幫災民修房的花銷由工部來跟你們交接。另外,你們戶部也安排幾個人過來跟著記錄花費。”
若非不放心老大,他非把兵部的人也拉進來不可,最好六部的人都能參與進來,把事情辦得圓滿,也讓皇阿瑪看看他的能力。
胤祉挑了幾個年輕力壯的官員,其中就有他未來的二姐夫阿林保,又盯著太子喝了碗姜湯,才把人放走。
一場大雪,凍病了不少人,朝廷官員都未曾幸免,六部之中,只有戶部一個請病假的都沒有,很是讓人側目,不過更矚目的還是太子。
講過學、監過國、賑過災的太子,無論是在朝臣之中,還是在士林學子之中,威望都與日俱增。
這還不算完,皇上竟然還把明年二月份的春闈也交給太子主持,大阿哥在朝堂上都沒控制住自個兒的臉色,一下朝更是直奔明珠府上。
“皇阿瑪這是打算讓老二通過科舉來培養自己的班底嗎老二難道還能少了人用,索額圖屁股后面跟著一堆人,他這個太子已經做得夠穩當了,你不是說皇阿瑪也會忌憚太子嗎,這也叫忌憚”
大阿哥沒辦法不心慌,皇阿瑪除了兵權沒讓老二碰過,其他什么都給老二,照這個趨勢下去,老二就算不碰兵權,這儲位也沒他什么事兒了。
如今一介白身的明珠,倒比能上朝的大阿哥更能穩得住。
“您急什么,這是好事兒才對。”明珠不緊不慢地捻了捻胡子,“皇上是看重信任太子,可也不會讓太子獨大,如今讓太子主持春闈,就代表著皇上也必然要重用您,如此朝堂才能平衡。”
他在家中閑賦兩年了,終于等到要起復的時候了。
“是嗎難不成皇阿瑪想讓我領兵”大阿哥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皇阿瑪不可能讓太子碰軍權,若要皇子掌軍,那便只能是他。
果不出明珠所料,臘八節時,他們府上終于又收到了御賜的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