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氏現在就后悔當初不該那般教養女兒,不該信了自家老爺的鬼話,如今女兒這還沒嫁呢,她就已經在為女兒失寵做準備了。
“嫁進去后,在沒有兒子之前,凡事都要順著三阿哥,他想抬舉誰,你都別攔著,甚至還要跟著抬舉,只有順著阿哥的心意,你才有機會懷上孩子。”愛新覺羅是細細囑咐女兒
而有了孩子,作為嫡福晉就有保障了,不得寵也無妨,最怕是無寵也無子。
董鄂寶音來回揉弄著手中的帕子,這話額娘都說好多遍了,就是讓她順著阿哥、哄著阿哥,趁年輕早點懷孕生個兒子唄。
可哪有那么容易,額娘生了她五年后才懷上弟弟,大福晉如今都生倆閨女了,不也還沒個兒子傍身。
而且,她怎么就那么沒臉沒皮,需要求著三阿哥睡她。
對額娘這些話,寶音是左耳進右耳出,她絕不會做那等自輕自賤之事,等入了紫禁城,她一切都照規矩辦,為三阿哥管好后院,三阿哥也當給她應有的尊重,孩子是緣分不用強求,得寵不得寵的就更不必強求了。
和董鄂家不同,婚期被延后的瓜爾佳府上之前便將一切都準備好了,可越是如此,便越是尷尬。
族人親朋都已經為自家姑娘添過妝了,便是附近的百姓也都知道府上出了一位太子妃,可如今婚期不只是延后,關鍵是延后到何時,至今也沒個信兒傳來。
二姑娘只能待嫁閨中,可關鍵是他們家的二小子也是被賜了婚的,婚期就定在十月,原本他們家是要六月嫁女、十月娶親的,可如今女兒婚期延后,那兒子呢
但凡是有個明確的日期,他們都能去跟親家商量,可如今皇上就像是忘了這一茬一樣,根本不提皇太子大婚改到哪一日,這讓他們如何是好。
如今朝堂上也不太平,不是上折子問這事兒的時候。
原本極有優勢的烏蘭布通之戰,都以為可以將噶爾丹一舉拿下,可結果卻是讓噶爾丹率兵逃了出去,逃出去還不算,裕親王還誤信了噶爾丹的緩兵之計,以至于下令不予阻擊,任由噶爾丹跑回老家。
此戰消耗極大,連萬歲爺的舅舅佟國綱都戰死沙場,而看當時的戰況,原本大清是可以生擒或處死噶爾丹,徹底絕了這個禍患的,結果只是重創噶爾丹的部隊,卻讓他本人帶領殘部逃走了。
對于大清而言,此仗是贏了,卻也又是敗了。
皇上大發雷霆,主將裕親王和恭親王都被罷免了議政之權,并且罰俸一年,裕親王還被撤去了三佐領。
朝堂上如今是風聲鶴唳,內閣的幾位大學士接連被皇上斥責,索額圖都未能幸免,一個個生怕惹著皇上,誰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提太子的婚期,內務府和禮部卻是依著規矩在籌辦三阿哥的婚事。
前朝不好過,后宮絕大多數人也跟著受影響,高位妃嬪們卻并非如此。
位分高,那基本上都是熬出來的,沒有一個是年輕的小姑娘,不爭皇上的寵愛了,也就不會受皇上脾氣的影響,能影響她們的現在不是丈夫,而是兒子。
惠妃失落就是因為兒子,大阿哥第一次出征,被皇上提拔為副將,本是去賺軍功的,結果反而惹了一身的腥。
旁人可就沒有跟著去打仗的兒子了,自然也就犯不著跟著惠妃傷心。
榮妃操心兒子的婚事,親自和內務府的人商量流程和規制,有些地方參考大阿哥的婚禮,有些地方也是有修改余地的。
皇貴妃幫著張羅,順便也跟著取取經,畢竟明年輪到她的小四了。
五阿哥雖然還未被賜婚,可排行在這兒放著呢,宜妃過來觀摩學習也是可以理解的,宜妃來了,作為好姐妹,鈕鈷祿貴妃能不跟著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