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子為狀元,給人們的沖擊力甚至比沈羅玨當皇帝還大。
沈羅玨能當上皇帝,她出身皇族幫了她很大的忙,而朱瑤彧當上狀元,那全靠自己的真材實料去考的,沒有依靠朱家這點是所有學子的共識,主考官楊運是天下寒門的榜樣嘛。
如果朱瑤彧學識不夠好,楊運怎么可能舍棄時瑾這個寒門子弟,去選她呢
后來朱瑤彧的在殿試上寫的時政文章傳出,更是讓無數人心悅誠服,聽聞朱瑤彧一步登天,成了安寧縣的縣令,更是有不少人羨慕的眼睛都紅了。
義塾開了之后,聽說能讓女子去讀,不少百姓都送女兒過來了,甚至還有百姓手中拮據,只能供一個,也去供女兒,而不是供明顯愚笨些的兒子。
反正女兒有出息,兒子也能沾光啊朱瑤彧考中時是十七,他們的孩子如果十八九考中也挺好。
至于議親,現在不少好人家都想要能識文斷字的女子做兒媳,他們沒有世家雄厚的資本,但若是能從小就培養孩子,想來未來也不會差。
鏡湖寫完這些后,在信的末尾問沈羅玨。
“今朝之景似與以往大不相同,可愚姊蠢笨,看不透其中玄機,不知陛下可明白”
沈羅玨想,她大概是知道的,科學會發展,發展到一個時期后,會出現科技爆發式增長的景象,而思想也是一樣的。
當社會環境發生大變化,思想會隨著人們的認知發生改變,一些陳舊的思想會被打破,人們會在同一時間,出現類似啟智的神奇現象。
他們或許沒有讀過書,不懂得什么是思想進步,但人趨利避害是本能,他們明白什么對他們更有利。
或許沒讀書對底層人民是好事,這讓他們更不受陳舊思想的約束。
沈羅玨看了鏡湖的信后,對現在的大莊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她其實犯了個錯,那就是她覺得所見即世界。
其實在她看不見的地方,才是大莊真實的模樣。
信的最后提到了紅薯。
“聽說近日朝中有一神種名為紅薯,一畝便能種出使一家飽腹的食物,若是真的,此物甚佳,乃天佑我大莊”
沈羅玨放下信,想著人果然是需要出去多走走,沒看鏡湖出去走一趟都不一樣了。鏡湖還在京城的時候,紅薯就已經開始推廣了,結果她在京城什么都沒聽到,出去后倒是明白了,還特意給她寫信說。
沈羅玨給鏡湖回了一封信,讓鏡湖順便宣傳一下新水稻的事,水稻比紅薯著急,那東西才是真的安全高產糧。
紅薯只能祈禱它別出問題,不然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治不了。
時間過得很快,邊關的捷報有一段時間如雪花般往京城飛,有一段時間又悄無音訊,讓人心憂。
這一戰打的時間有點兒久,從春末一直打到入秋,天氣轉涼時,邊關終于傳來重要情報,鐘婉寧帶著大軍打入瓦勒塔部王庭了,只要把瓦勒塔部的王庭打下來,瓦勒塔部就被大莊給打滅國了。
沈羅玨聽到這個消息時,沉默了許久。
她突然有種不真實感。
當初說要打瓦勒塔部時,她確實是抱著一下子就把對方打趴下的想法,但是她沒想到,半年而已,這個國家就被滅了
滅國戰爭,即使是在后世,那也是一件困難重重的燒錢大戰,不是每個國家的人都喜歡當亡國奴的,所以不是每個國家都和某國一樣,投降投的飛快。
世界大戰全靠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