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沈羅玨被安排著住在了村長家中。
大莊的村長官方稱呼是村正,接待沈羅玨的村正姓鄭,他們這個村子就叫鄭家村,大半村民都姓鄭。像這樣的小村子,一個村子就是一個姓氏的大家庭,村正就是族長。
沈羅玨還沒進屋就從墻體看到紅磚了,進屋后,她略微稀奇的轉了一圈,有種夢回現代的感覺。
只是墻上沒刷膩子,看著像毛坯房。
“聽說近兩年紅磚房在民間很是受歡迎,造價低,堅固漂亮,但是多在西成一帶才有這房子,沒想到在京城附近也看到了。”沈羅玨說著,問一旁跟著的老者,“鄭村正為什么要建造這樣的房子啊”
鄭村正已經七十余歲了,在大莊絕對是長壽老人,他的身體還很好,沈羅玨到的時候,他還在侍弄家里院中的青菜。
就是有些耳背,沈羅玨問的話還要一旁跟著村正大兒子大聲重復一遍。
鄭村正聽了這個問話,笑著回答“貴人不知道,我們鄭家村離著京城近,每年都有許多南方來的貴人來此處落腳,前兩年老朽就從西成來的貴人口中得知,西成紫羅縣出了一種蓋房子的東西,叫紅磚,又保暖又好用,比石頭好用啊就是西成太遠了,拉不過來。”
“這不前段時間,萬里山那邊有位商人建了磚窯,開始售賣各類紅磚,他要去西成拉料,過鄭家村,看我們村子房屋破敗,就把一些品質不大好的紅磚拉來了,低價賣給我們這房子蓋起來好啊,不漏風不漏雨,夏天屋里還比外邊涼快呢”
鄭村正說著,笑出了眼角折疊的皺紋,面上盡是喜色。
一棟房子不僅僅是遮風避雨的住所,它身上有一大家子,十幾口人的未來。
他笑,是因為他看到了不久后更加有希望的未來。
“君主仁慈,今年地里多了紅薯,可算是能喂飽家里的孩子了。今年我們還分到了新的田地,稅也比之前低,過年修路還攢了不少銀錢,如果沒有過年時修路的銀錢,房子還起不來呢”村正大兒子不禁跟著說了起來,他年紀也不小了,孩子又生了孩子,他以前可發愁孩子們日后口糧不夠。
現在好了,所有人都能吃飽飯了。
沈羅玨點點頭,她沒說什么,心里卻像是落了一塊大石頭,終于輕松了一些。
她不想聽官員的歌功頌德,再多人說她圣明,她都不會開心,因為她不確定,那些話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只有百姓,百姓的生活真的變好了,她才能高興。
因為改變是真的。
沈羅玨吃完簡單的農家飯后,又在鄭家村里轉了一圈,沒有看到生活太差的人。
她認為的不太差,在鐘茉兒看來,卻已經很苦了。
鐘茉兒下了馬車后,就聞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像是食物放久后發臭的怪味,還有一股子腐臭味,混合在一起,讓她略有些窒息。
這是誰家的夜香桶打翻了嗎
鐘茉兒想要抱怨兩句,但當她看到一臉平淡,正常行走在村落間的沈羅玨,所有抱怨都被咽了下去。
女帝都沒說什么,她哪兒敢亂說話。
鐘茉兒忍受著怪味,那味道沖的她吃不下飯,等午后,她又餓了。
她記起中午的飯菜里有雞蛋,就吩咐身旁的侍女去膳房為她尋個雞蛋填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