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恭敬道“母親,兒子給你拜年。”
說完就要跪下磕頭,馬秀英趕緊攔住他道“怎么行這樣重的禮,你我之間就不必如此了,我一直把你當做親生兒子的,你記好了。”
沐英的眼眶迅速紅了一圈兒,抿著嘴笑了笑,也不怎么說話,他十五歲了,越大倒是越沉默寡言。
流亡的經歷,扶養的恩情,讓他對朱元璋和馬秀英的感情異常深厚,絕不是別的人和事可以撼動的。
過了一會兒就又來人了,一個婦人緩緩走過來。看她的穿著打扮是個貴婦人,頭上也飾著金銀,但是神態與動作卻無疑沒有太好的受過訓練,有些畏縮,面容很像是個普通農婦,有著歷經風霜的痕跡,許多道深深的皺紋。
她身后跟著一個青年,這青年倒是挺胸抬頭、氣宇軒昂,眉目與朱元璋有些相似,眉毛很濃,鼻子高挺,臉上帶著一種略顯高傲的笑意,這還是在帥府里,要是人在外面,估計就不止是略顯了。
青年身后還跟著一個少女,約摸十七八歲,容貌一般,穿件荷莖綠的裙子,行為得體溫婉。
馬秀英迎上去,高興道“嫂子,你帶文正、敏靜來了。”
王氏也露出開心的笑容,親熱地和馬秀英挨在一起“弟妹啊,我們還是來的有些晚了,沒幫上你什么忙。你看看你一段日子不見,更漂亮了。”
馬秀英還沒來得及回話,門口就又進來兩個人。
兩個男人。
年長的那個留著一大把花白胡子,皮膚黝黑,是個大圓臉,有點胖,又有點壯,這壯好像是胖帶來的,又好像是因為壯才顯得胖,叫人分不清楚。
年輕的那個臉倒是長些,膚色偏白,不如前面的青年英俊,但也是精神煥發,行動矯健有力,看著生龍活虎,給人的感覺比第一個青年好接近許多。
“姐夫。”馬秀英喚了一聲。
年長者應了一聲,臉上也帶著喜色和她說話。
一前一后這就又來了五個人。
前面三位是王氏、朱文正和朱敏靜。王氏是朱元璋的嫂子,也就是他長兄朱興隆的老婆,朱文正和朱敏靜是他們的孩子。至正四年的時候,淮北饑荒太嚴重,朱興隆和朱元璋的爹娘都一起餓死了。朱元璋起兵的時候,王氏才帶著朱文正投奔過來的。
后面這二位是李貞和李文忠,李貞是朱元璋的姐夫,朱佛女的老公。李文忠是他們的兒子,今年剛二十幾歲。
朱元璋還小的時候,家里接不開鍋,幾乎都是靠李貞救濟才撐過來的,所以他對這位姐夫的感官十分良好,能當親哥來看。
這里來的沒有什么將領和外人,都是老朱同志的家里人,這是他特意安排的,因為他想要全家團聚吃頓飯。
這一群人到齊了,嘰嘰喳喳的,吵吵嚷嚷又紅紅火火,十分熱鬧。食物的香氣,蒸騰的熱氣,還有燈籠對聯的紅火氣匯雜在一起,隔著老遠就讓人心生歡喜。
朱標看得最清楚,高倍望遠鏡的眼睛看清了各個小細節,人群上方的白色清氣和新年改舊換新的正紅色氣運混雜在一起,都收入他的眼底。
有這樣氣色的地方,一定是能置辦年貨的富裕人家,人丁興旺且年味十足。
朱元璋高興得嘴角要咧到天上去,大步踏進門檻去,順便把朱標和朱樉也扯了進去。
朱標還好說,已經長個子了,朱樉則完全是被提進去的,人都懵了,過來以后使勁扯領子,咳嗽了好一會兒。
朱元璋一進來,所有人的動靜都下意識小了一圈,隨后爆發出更大的聲音來迎接他。
作者有話要說今日份加更
朱文正的妹妹是福成公主,沒什么記載,所以這個朱敏靜的名字是我自己瞎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