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有些期待,希望朱標能和自己站在一條線上。因為朱標就是這絕對不多的人里的一個。
“爹,我覺得先生的話有道理。”
朱元璋道“咱知道有道理,難道咱的話就沒道理”
“也有,但是”
老朱同志突然抬手制止朱標再繼續說下去“好了,先這樣吧,你們倆讓咱再想一想。”
朱元璋眼見著朱標與劉伯溫意見相同,心里也有些動搖了,決定再斟酌斟酌,于是把人趕出去,要在僻靜的地方一個人沉思一下。
“你去,去送送你先生去。”朱元璋道,“別在門口等咱,咱看著煩。”
朱標想說自己在門口等,您老人家怎么能看見我,但只敢心里說說,半點不吱聲,就和劉基走了。
門輕輕關上,關上的一瞬間,朱標就聽到了椅子的響動聲,隨后就是腳步聲,老朱同志估計是在里面來回踱步。
路上劉基的情緒也不是很好,他覺得朱元璋這就是給自己找罪受,非要請個皇帝回來做什么小明王死了,就能自己成家了,名正言順的,這多好,請回來以后,但凡他有個頭疼腦熱,那都覺得別扭。
他對小明王的感官,正如他說過的那句話牧豎耳,奉之何為。
選中了朱元璋以后,劉基就一直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他若是生活在幾百年以后,說不定能夠有不同的選擇,但是在一個封建王朝下,他的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老朱同志可以成為皇帝。
開創一個嶄新的王朝,破后而立
在此關頭下,迎來小明王這樣的障礙,簡直讓他頭疼。
墻頭的梨花開的有點早,片片飄落在地上,像是一角一角的宣紙碎片。
劉伯溫斟酌著,想要開口對朱標說幾句話,卻還是憋了回去。
朱標察覺道他的猶豫,主動道“我明白先生的想法,但這件事確實不好辦。”
“唉。”劉伯溫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去救小明王也不是不可以,但總是得不償失的。”
“我會再勸勸大帥的,先生不要著急。”
“我怎么能不著急”劉基道,“公子你是大帥的兒子,應該最懂他的脾氣,他要做的事情,誰也勸不住哪怕是你與夫人”
“夫人絕食,我鬧自殺,大帥說不定就會改主意的。”朱標開玩笑道。
劉基被他逗笑了,擺手道“不至于此,還不至如此。”
談話間兩人已經到了門口,劉基的轎子就停在那里,朱標送他上去,替他放下簾子來,行禮道“先生先回去休息休息吧,大帥一般都在晚上想事,想必明天一早就有決斷的消息了。”
劉基點點頭。
晚上的時候,忙碌一天的老朱同志果然又開始細細琢磨此事了。
今天讓兒子與屬下離開后,他在室內轉了幾圈,想不出個結果來,索性就把它放在一邊,開始看各地呈上來的文書。
文書上的每個字他都認識,但是連在一起就是讀不進去,不僅讀不進去,這些字還在眼前跳來跳去,看得人眼冒金星,煩躁無比。
好不容易熬到了太陽下山,朱元璋才發現自己的辦事效率直線下降,山一樣的堆在桌上的文書,他竟然只看進去一小點兒。
無奈之中,他來到馬秀英這里,狠狠地吃了一頓大餅,配著酸菜喝了三碗粥,才舒服一些。
舒服了,他就把鞋一脫,襪子一搭,顛顛地打了一盆熱水來開始泡腳。
“妹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