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總得試試,才能知道接不接受,不嘗試的話,是永遠沒有機會的。”這個時候,蘇韻倒是很有研發人員那種不撞南墻不回頭的一往無前精神了。
李學祥其人,倒是她和曾經接觸過的王征很相似,都是能追求起夢想又能彎得下腰接受現實磋磨的本質都是讀過書的文化人,李學祥早期用以起家的風月片也和王征早期拍的“三流”喜劇愛情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差距就在于李學祥更偏向古式文化人的含蓄朦朧,而王征更偏向現代文化人的明白直接。
但無論如何,暫時放棄文藝片夢想而拍攝來錢快成本低的商業片,積累經驗和資本,為了恰飯維持生計從而放低下限這個選擇,是不能算作寒磣的。
唯獨有點問題的是,李學祥不像王征那樣,放棄追求文藝夢想之后就一心往商業道路上狂奔,賺到的資金就盡量拿去扶持沒錢拍片的文藝片導演,忍得住別人說他擺爛的說法,很是安定地留在舒適圈里,維持著許多電影從業人員的工作生活。
而李學祥,則是個不斷反復橫跳的皮皮蝦,在趙氏拍風月片賺到錢和名氣后,啪嗒一下就轉頭跳去了臺島,追求他的文藝之夢。
結果,人家臺島支持他搞影業公司的那些人,出資支持他去臺島搞事業的同時,其真正目的,就是為了騙他過去搞活臺島電影市場的。
等李學祥耗盡心神和小伙伴們拍攝了一系列影片,抗衡住了港片對臺島電影市場的沖擊、并且拉動了臺島電影業的繁榮發展之后,那些人就是一個反手,卸磨殺驢一般把他連人帶公司一起查封了
李學祥這個趙氏叛將拼盡全力從臺島逃回香江時,正是蘇韻到來這個世界的前一年。
雖然以趙日賦的性格來說,對李學祥這樣的叛徒理應是恨得咬牙切齒永不錄用,但那時佳和和呂少龍正打出了一片天,不接受李學祥回歸就相當于拱手再送一個人才去佳和那邊于是后來就在經歷了一番談判之后,初代趙氏四大導演之一的李學祥再次回歸香江趙氏,聯手許顧文推出電影大軍閥,扛住了呂少龍所開創的功夫片風暴。
說起來,蘇韻和李學祥這個不走尋常路的泥石流導演,倒是冥冥之中自有千絲萬縷的關聯李學祥回歸趙氏的第一部電影大軍閥是和香江第一代喜劇之王的許顧文合作,而許顧文就是蘇韻契爺許顧杰的親大哥、兼且蘇韻的第一部電影天生一對就是許顧文做的導演
而當年那個從護士轉行投身娛樂界的趙茵茵姑娘,也是在轉投趙氏之后,由李學祥手把手教出來的演技,盡管如今趙茵茵因為結婚所以已經是半隱退狀態,但當年那些艱苦歲月的共處回憶,也不是一時一刻就可以忘卻消退的。
想起還有一個人可以套資料,蘇韻在梁嘉威那里拿到了李學祥的聯系方式和目前內陸地址之后,又翻找起分類好的筆記本,從中找出了趙茵茵的聯系方式。
又是一通寒暄加憶當年的電話,得到了不少有用的針對性信息之后,蘇韻謝過了趙茵茵,隨后又詢問了一下她的檔期,打算給她一個在盜墓迷情2里的配角角色。
可還別說,繼蘇韻在76年被臺島封禁之后,趙茵茵亦是因為在78年的康城電影節里,因為美聯社稱作“華夏娃娃”而同遭臺島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