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仔檔老板的臉色變了變他倒是不怕王嘉遽的威脅,但王嘉遽這番做派明顯就是一個典型的熊孩子,搞破壞絲毫不慫并且還不帶考慮后果的,而屋邨地方熊孩子向來成群結隊出沒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讓這邊的熊孩子們惦記上,以后他來這做生意就麻煩多了。
沒法,為了避免以后過來這邊都有熊孩子在盯梢等著對付自己,車仔檔老板也只好把這條塘鲺魚還給了王嘉遽。
把魚湯和晚飯送去醫院給蘇阿婆吃完,然后再回來和王家人一起吃了晚飯喝了魚湯之后,蘇韻就回了蘇家收拾東西。
讓系統把蘇阿婆攢下來給外孫女當作課外書閱讀的破舊書本全部掃描記錄完畢之后,蘇韻就蹲在了地上開始整理了起來。
“蘇蘇,你收拾這些東西做什么”王嘉祥好奇地問。
“我打算整理一些品相好的舊書拉去鴨寮街賣。”蘇韻解釋道,“賣舊書可比賣紙皮要賺。”
這些舊書都是蘇阿婆走街串巷收破爛時收回來的,原來的小蘇韻看完之后,就會讓蘇阿婆把書再拉去賣廢紙。
蘇韻說著就把翻出來的一本樂理入門的書拍了拍灰遞過去“你多看看這本,到時教我彈吉他。”
王嘉遽隨手翻了翻,被那一連串的符號弄得頭大“大家互相學習互相進步而已,你彈得不錯”
他倒是也知道自己那野路子不行,但就是懶散不想學。
“相信我,我也是看了這些入門的知識理論才能進步得那么快的。”蘇韻好歹勸著王嘉遽把書收下,然后就站起來把整理好的其它舊書逐本逐本碼在了小推車上。
鴨寮街距離茶花樓也不遠,在系統地圖里顯示約1公里多點的路程,以他們的腳程就是大半個鐘頭的事。
現在治安不好,小孩子如沒有正當理由晚上是不能單獨外出瞎跑的,王家兄弟能跟著出門,也是以保護蘇韻和幫蘇韻叫賣為由。
蘇韻對王嘉遽的跟隨很是滿意有他這個人形自走喇叭幫忙叫賣,自己也不用擔心叫賣時喊不過別的地攤小販。
鴨寮街這里據說從五十年代起就是出了名的二手街,人們把家里的東西拿出來售賣,五花八門什么都有,最多的就是二手電子產品為主。
等到進入七十年代,不少擺地攤的小販攢夠了資本,就會在街邊租或買一個店面,由地攤轉變為店鋪,以免日曬雨淋搬貨奔波。
去黎潔芬家里的二手琴行試了試吉他之后,蘇韻又向她表明了來意,希望她能幫忙找個位置擺攤。
“我們這片有好幾家舊書鋪,你擺地攤的話競爭太大了”得知蘇韻此舉是為了給生病的外婆賺醫藥費,黎潔芬和她的家人都很是感動,最后在問了一下二手街周邊的熟人之后,就示意黎潔芬把蘇韻三人帶到不遠處俗稱為“電子街”的另一段路那里。
“周新恒家在這邊賣二手電器,我去跟他說一下,你去他們家門口側邊擺,讓他們家照看你。”都是鴨寮街出身,黎潔芬和周新恒也算是從小認識到大的老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