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最后積分榜論名次也是得淘汰掉他們之中的其中一人,但起碼要比旁邊兩個同校的抽到了一組要好得多看著原本前面那兩個勾肩搭背的兩個小學生在抽完簽后瞬間就拉開了兩人之間的距離,蘇韻也是默然。
同校抽到了一組,要么就是內部調整在搶答題環節里讓其中一人拿分;要么就是你死我活,誰也不讓誰最后憑實力說話。
本來蘇韻也是對這樣的方式感到疑惑按理說,限制一個學校只能出線一人,這樣才不會出現這種自相殘殺的局面,偏偏這個比賽就沒有限制。
反正她沒怎么參加過這類型的比賽,也就不怕開口詢問。
聽到蘇韻的問題,鄭國光把背著科技項目用物的大背包放在地上,耐心地給蘇韻解釋了一番確實是有這種限制一個學校只能出線一人的比賽沒錯,不過不限制學校出線人數的比賽也不是沒有因為教育資源等各式影響,名校強校優秀生的水平正常來說,要比普通學校和差學校的好上不少。
那些大型的比賽里,倘若限制每個學校的出線人數,那么就會刷下不少名校有實力但可能一時失手或運氣不好的優秀生,讓普通學校的混上去占了名額。
因此,這一個全港十八區的大型比賽,就沒有設置出線人數限制。
只要有實力,有可能復賽三個參賽者都出自同一家學校,最后決戰出最優秀的那一個,成為該區代表。
“就是這樣的,以前我偶爾跟看比賽,那些不限制每間學校出線人數的經常就是圣保羅或者拔萃女小那些名校一個學校占住一半名額。”黎潔芬說到一半,急忙掩去了那個周家不愿提起的名字。
偷偷看了一眼周新恒那平靜的臉色,黎潔芬心里有些忐忑他應該沒有注意到吧
“你不用露出那個樣子。”周新恒瞟她一眼,目光炯炯地看著舞臺上方的評委席,“我以后一定也會像我大哥一樣讀英華的”
“嗯,努力一定會成功的”看黎潔芬神色訕訕,蘇韻也連忙岔開了話題。
周新恒沒有再說話,悶悶地低下了頭,起手里的資料來。
至于說錯了話的黎潔芬,也是不敢再說話了,沖蘇韻做了一個加油的手勢之后,就默默地從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個小毛線團,剪了一截拿來玩起了翻花繩打發時間。
蘇韻見此,便也沒有再做什么動作,回頭也開始檢查自己的比賽用物了。
“平常心,不用緊張,你已經做得很好了”鄭國光一邊幫忙收拾檢查一邊囑咐道。
“加油”聽到后臺那邊開始叫新會商會學校和蘇韻的名字,黎潔芬沖蘇韻揮了揮手。
因為這次少了嘉遽嘉祥兩兄弟在旁,蘇韻這邊搬搬抬抬照看用物的工夫便由鄭國光出手幫忙;周新恒那邊則是黎潔芬在照看沒法子,不比那些受看重的名校優秀生,校方人員和家人圍了一堆。
周新恒這個比賽老手能進入復賽是基本沒有什么懸念的事情,但校方卻沒想到比他還小兩輪的蘇韻能成為初賽榜首進入決賽,鼓勵性獎金給是給了,但心里都是認為蘇韻是走了狗屎運,大概是搶答題環節運氣好,搶得快對手實力又弱等等的外在因素
這一次出線的再也沒有了混子,所以問答題和搶答題環節要拼的,就是實打實的實力和優秀的運氣了。
“要是校長那邊或者校董會那邊肯來個人,來看看蘇韻的表現就好了”在后臺看護比賽用物的鄭國光瞄向舞臺上,問答題環節里蘇韻照舊是答得又快又好。
不但用時最少,而且準確率還是百分之一百,因此鄭國光絲毫不懷疑蘇韻接下來在搶答題環節的表現。
果不其然,若說問答題環節里蘇韻的表現是云過天空的從容不迫;那么搶答題環節時,蘇韻的表現就絕對稱得上一句雷厲風行的干凈利落。
就是同組兩個對手在被蘇韻再次一人喂了一個零雞蛋后,目瞪口呆得嘴里仿佛能塞進一個雞蛋
不得不說就看蘇韻這反應力和手速,絕對就是一個十分穩妥的搶答題殺手。
最可怕的是她年紀還那么小,而且科技項目和音樂項目也玩得溜這么想著的時候,蘇韻已經結束了答題,轉頭來了后臺取東西。
因為時間關系和禮堂場地的大小變化,復賽的比賽項目順序調整了一下,一組比音樂項目一組比科技項目,兩組同時進行。
蘇韻這組是先比科技項目再比音樂項目,所以她就轉頭過來拿周家電器鋪友情的一部彩色電視機來了。